Loading...

3D打印个体化穿刺导板在微球囊压迫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术中的应用探索

【姜士炜】

【信阳市中心医院】

研究3D打印个体化穿刺导板在微球囊压迫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

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于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采取PBC治疗的且术前影像资料完整的PTN共62例。 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穿刺方法:佩戴穿刺导板后利用导板设计的穿刺角度和进针位点辅助穿刺)和对照组(32例,穿刺方法:利用经验性hartel路径穿刺)。试验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年龄、性别、病侧)无统计学差异。分别测量术前参数:卵圆孔最大横截面的长径、短径及卵圆孔面积。术中参数:①手术时间;②卵圆孔穿刺时间;③术中重复穿刺的次数;④术中移动X线照射次数;术后参数:术后疼痛分级(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标准);并发症情况:面部麻木、咀嚼肌无力、口周疱疹、脑脊液渗漏等。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参数有无统计学差异。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TN持续时间和其他参数,包括性别、BMI、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侧、术前VA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术前卵圆孔参数:两组患者卵圆孔最大横截面长径分别为为[mm:(7.9±1.44) vs (8.2±1.85),P=0.496],短径分别为为 [mm:(4.9±0.77)  vs (5.1±0.67),P=0.416],面积分别为 [mm2:(31.0±7.96)  vs (32.4±8.26),P=0.676]。术中对比:试验组手术中位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 [min:42(37~48) vs 49.5(41.5~53),P=0.003];卵圆孔穿刺的中位时长也明显低于对照组[min:7.5(5~9) vs 10.5(7~16),P=0.004];而试验组的中位穿刺次数低于对照组[次:2(2~3) vs 3(2~4),P=0.002];试验组术中X线照射次数低于对照组[次:5(4~6) vs 7(5~8),P=<0.001]。术后对比:2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但是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比于传统的经验性穿刺手法,3D打印个体化穿刺导板在PBC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能达到相同的效果,后者在手术时间、穿刺次数以及X线照射次数等方面优于后者。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经皮微球囊压迫 ;3D打印穿刺导板;

来源: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二十一次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