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磁共振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优势
作者: 于淼
单位: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摘要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CMR)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CH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明确其相比传统检查方法的优势。

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疑似或确诊CHD患儿,年龄3个月至14岁,其中简单CHD(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78例,复杂CHD(法洛四联症、大动脉转位等)42例。所有患儿均接受CMR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手术或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构显示能力及功能评估效果。CMR采用多序列成像:自旋回波序列清晰显示房室结构,电影序列动态评估心功能,相位对比序列定量分析血流动力学。结果显示,对于房间隔缺损等简单畸形,CMR与超声效能接近,但复杂病例中,CMR对法洛四联症的肺动脉狭窄程度、大动脉转位的血管连接关系显示更清晰,这与CMR大视野、高软组织分辨率的特点密切相关。 

结果:儿童尤其是婴幼儿体型特殊,超声易受肋骨、肺气干扰,42例肥胖或胸廓畸形患儿中,超声图像模糊率达38.1%,而CMR不受此影响。此外,CMR无需对比剂即可量化分流量和跨瓣压差,对需多次随访的患儿更安全,避免了CT的辐射风险和心导管的有创操作。简单CHD中,CMR与超声心动图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7.4%和9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杂CHD中,CMR准确率(95.2%)显著高于超声心动图(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构显示方面,CMR对肺动脉分支、主动脉弓畸形的显示清晰度评分(3.7±0.5)显著高于超声(2.2±0.6)(P<0.05),尤其对肥胖或胸廓畸形患儿的图像质量更稳定。功能评估中,CMR测量的左右心室射血分数与手术实测值相关性(r=0.91、0.88)高于超声(r=0.76、0.70)。 

结论:CMR在儿童CHD诊断中优势显著,尤其对复杂畸形的结构显示和心功能评估更精准,且无辐射、不受体型限制,可作为传统超声的重要补充,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CMR在儿童CHD诊断中,尤其复杂病例的精准评估上优势突出,可与超声互补,为临床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信息,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心脏磁共振 先天性心脏病 儿童 诊断优势
来源:中华医学会第32次放射学学术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