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患者的自身对照,分别采用TBCB结合ROSE技术、常规TBLB结合ROSE技术获取病理组织,以其评价TBCB结合ROSE技术对ILD的诊断价值。
方法:收集两肺弥漫性病变的住院患者,具体要求如下:a.诊断不明的ILD成年患者(>18岁),且因病情需要行经支气管镜冷冻活检者;b.入院患者需完成动脉血气分析、血常规、血凝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免疫学检查、胸部HRCT等检查。在DSA下常规TBLB,后在同一叶段支气管行TBCB,一般活检1~3块组织,由病理科医生现场读片行ROSE检测以判断取材质量是否继续活检。收集操作过程中的相关资料(包括麻醉方式、冷冻次数、常规TBLB次数、冷冻时间)、所获取标本信息(包括标本数量、大小及病理结果)及操作并发症。
结果:本项目共知情134例患者,其中撤回知情同意6例,违背方案剔除3例,最终完成125例。男性79例,女性46例,年龄范围19~76岁,平均年龄52.66±12.26岁,男性平均年龄小于女性(51.58±12.77 vs 54.52±11.22)。125例患者均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行TBLB/TBCB,其中活检部位右肺80例,左肺45例,上叶30例、中叶10例、下叶85例。每例患者TBLB1~3次,共获取肺组织248块,直径0.5~2.3mm,平均1.02±0.71mm;每例患者冷冻活检TBCB1~3次,冷冻时间3~5s,平均3.82±1.39s,共获取肺组织287块,直径1.8~5mm,平均2.30±0.803mm。冷冻时间越长获取组织越大,冷冻3s组织大小约为2.14±0.47mm,明显小于冷冻4s以及冷冻5s获取组织块的大小;TBCB、TBLB的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8.8%、16.8%,两者比较TBCB出血发生率高于TBLB,但2级出血发生率未达到统计学意义。TBCB、TBLB的气胸发生率分别为9.6%,4%;由TBLB获取组织的患者中68例(54.4%)获得明确病理形态学诊断,而由TBCB获取组织的患者中96例(76.8%)获得明确病理形态学诊断;根据TBCB获取组织的病理诊断结合多学科MDT讨论最终116例(92.8%)明确诊断及分型,9例未确诊;116例确诊的患者中,支扩感染4例、肺曲霉感染1例、肺结核5例、NTM1例、肺腺癌1例、淋巴瘤2例,间质性肺病102例。
结论:TBCB取材病理诊断率明显高于TBLB(76.8% vs 54.4% p<0.001), 证实TBCB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冷冻时间与获取组织大小、出血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率呈正相关,采用ROSE技术评价取材满意度,减少了取材次数,部分患者仅冷冻1次,缩短了操作时间、减轻了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TBCB在ILD诊断中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