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谱CT成像对食管癌病灶显示和评估价值与磁共振的对照研究
作者: 赵雪
单位: 贵黔国际医院管理有限公司

摘要

目的:探讨双层能量CT成像显示食管癌病灶的最佳虚拟单能量水平,与磁共振成像比较评估最佳虚拟单能量水平在食管癌显示的价值。

方法:本研究收集经病理诊断为食管癌的患者,患者行CT多个单能级水平70keV-100keV双期增强扫描。在后处理软件获得碘图、单能量图像上测每个病灶动静脉双期的单能量CT值和碘浓度,计算标准化碘浓度及能谱曲线斜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各参数在不同分组间的诊断效能。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选取正常食管壁和皮下脂肪作为背景组织,勾画病灶及不同背景组织的感兴趣区,收集感兴趣区的CT值和标准差,分别计算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主观评价结果由两名放射科医师依据5分李克特量表标准,对最佳虚拟单能量水平上病灶显示清晰度及诊断信心进行评分。最后,将获得的最佳单能量水平与磁共振成像进行比较,评估测量食管癌病灶大小显示的一致性。即基于食管癌对最佳虚拟单能量水平及磁共振成像来评估肿瘤大小、清晰度及局部侵犯的情况,判断这几种成像方法对食管癌诊断的准确性。

结果:双能CT成像结果显示在动静脉期,70keV对食管癌病灶的CT值、SNR、CNR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能量水平。ROC曲线分析表明70keV动脉期判断食管癌分化程度的诊断效能最高,且70keV静脉期判断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也最高。主观评分结果显示两名放射科医生认为在70keV图像质量最好,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与磁共振成像比较,单能量70keV水平测量食管癌病灶大小与磁共振成像有较好的一致率,提示70keV明显优化病灶的显示效果。

结论:食管癌在双能CT的不同能量参数存在差异,其中70keV表现出最佳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和主观评分, 且70keV对食管癌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明显优化病灶显示效果。此外,在70keV上测量的食管癌病灶大小与磁共振相比一致性较高,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参考指标, 为食管癌的精准诊断提供了定量价值。

关键词: 双能CT,磁共振成像,单能量水平,食管癌
来源:中华医学会第32次放射学学术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