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种植体周游离龈移植的包埋技术:技术描述及病例分析
作者: 陆大壮
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摘要

本病例系列分析报道了一种创新的方法,通过使用简化的缝合方式来增加牙种植体周围角化组织(KT)的宽度,而非传统手术中复杂的经骨膜压迫式缝合。

本研究纳入了共 20 个种植位点。在手术的愈合阶段,20 个缺乏角化龈的种植位点被随机分组,分别采用常规游离龈移植术(FGG)和新型 FGG(FGG 的包埋技术)来增加角化龈宽度。术后通过创面愈合及改良曼氏疤痕量表(MMSS),KT三维测试,FGG形变分析等多种方法对2 周和 4 周的临床结果予以综合分析测评。

所有种植位点在治疗后均表现出良好的愈合情况。两组受试者在种植体周围的角化黏膜宽度上均有增加。在 FGG 包埋技术的术后两周,种植体部位伤口愈合情况良好,与常规FGG术式相比外形差异极小。FGG 包埋技术简化了手术缝合过程,并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

使用FGG包埋技术进行游离龈移植能够有效增加种植牙周围角化黏膜的宽度,并简化手术缝合过程,缩短了手术时间。

关键词: keratinized tissue (KT) free gingival graft (FGG)
来源: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第16次口腔种植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