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俊卿
作者: 尹俊卿
单位: 顺义区医院

摘要

针对该孕妇的情况,进行 NIPT 检测前咨询时,需全面告知检测相关信息、风险及替代方案,以下是咨询要点:

一、NIPT 的检测原理与适用范围

原理:通过采集孕妇外周血,提取胎儿游离 DNA,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风险(如 21 三体、18 三体、13 三体)。

适用范围:主要针对胎儿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如唐氏综合征),不覆盖所有染色体异常(如微缺失、微重复、嵌合体等),也不用于检测单基因病或结构畸形。

二、NIPT 对 18 三体的检测效能

准确性:对 18 三体的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通常>95%),但非确诊手段,高风险结果需进一步通过羊水穿刺 / 绒毛活检等有创产前诊断确认。

局限性:可能因胎盘嵌合、母体肿瘤、双胎妊娠等因素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

无法判断染色体异常的具体类型(如易位型、嵌合型等)。

三、孕妇当前风险评估与 NIPT 的适用性

中孕期血清筛查高风险(1:150):提示胎儿 18 三体风险显著升高,需结合 NIPT 进一步评估,但需明确告知:NIPT 是筛查手段,不能替代产前诊断。

若 NIPT 结果为低风险,仍需结合超声排畸检查(如孕 22-24 周系统产前超声),并告知后续是否需进一步产前诊断。

四、穿刺风险与 NIPT 的优势

有创产前诊断(羊水穿刺)的风险:流产风险较低(约 0.5‰-1‰),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罕见。若孕妇对穿刺风险极度顾虑,NIPT 可作为前置筛查手段,但需明确:若 NIPT 结果为高风险,仍需穿刺确诊

NIPT 的优势:无创、安全、可早期获取结果(通常 1-2 周出报告)。

五、其他注意事项

检测时机:孕 12 周后即可进行,孕妇目前孕 20 周符合检测时间要求。

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体重过大、双胎妊娠、胎盘异常等可能影响胎儿 DNA 浓度,导致检测失败或准确性下降。需确认孕妇是否有输血、器官移植、干细胞治疗等近期病史(可能干扰结果)。

费用与医保政策:告知 NIPT 的费用及当地医保是否覆盖(不同地区政策不同)。

六、遗传咨询与知情选择

强调产前诊断的重要性

若 NIPT 结果为高风险,需强烈建议羊水穿刺确诊,避免漏诊。

若孕妇拒绝一切有创检查,需签署知情同意书,明确告知风险并记录在案。

多学科协作:必要时建议遗传咨询师或产科专家会诊,共同制定后续诊疗方案。

七、替代方案说明

孕妇因特殊原因无法接受 NIPT,可考虑:

直接进行有创产前诊断(羊水穿刺):获取胎儿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为确诊手段。

增加超声监测频率:结合孕中期、孕晚期超声软指标(如 NT、心腔强光点、肠管回声等)综合评估,但超声无法替代染色体检测。

总结建议

告知孕妇 NIPT 的筛查性质局限性后续处理流程,由孕妇及家属权衡风险后自主选择。

无论 NIPT 结果如何,均需完成系统超声排畸,并在分娩后对新生儿进行体格检查及必要的遗传学检测(如怀疑染色体异常)。

 

通过以上咨询,帮助孕妇充分理解检测的意义、风险及局限性,做出理性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