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vivo-μOCT动态成像揭示小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展过程中的黏液纤毛清除功能障碍和治疗反应
作者: 樊明粤
单位: 广州国家实验室

摘要

黏液纤毛清除(Mucociliary clearance, MCC)是一种重要的气道防御机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受到严重损害。然而,由于缺乏实时的体内成像平台,MCC功能在COPD进展和生理衰老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仍然知之甚少。

建立高分辨率、实时活体显微光学相干断层扫描(vivo-µOCT)系统,动态评估活体小鼠纤毛功能。利用该平台,我们纵向追踪长期暴露于香烟烟雾(CS)的小鼠(2-16个月)的纤毛搏动频率(CBF)、粘液运输(MCT)和气道表面液体(ASL)深度,并与年龄匹配的空气对照进行比较。此外,还评估了β 2激动剂(沙美特罗)治疗、戒烟和联合治疗的效果。肺功能测试和肺泡形态测定同时进行,以描述功能和结构变化的时间顺序。

黏液纤毛清除功能障碍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小鼠最早出现的病理改变,早在暴露2个月时CBF(从14.87±1.03 Hz降至11.34±1.8 Hz, p < 0.05)和MCT(从4.98±0.41降至2.36±1.56 μm/s, p < 0.05)显著下降,ASL深度(从17.76±2.19降至32.17±3.04 μm, p < 0.05)增加,并伴有肺功能损害和肺泡破坏。相比之下,生理性衰老导致MCC恶化更晚、更渐进,CBF仅在12个月后才显著下降(从15.55 ± 0.69 到12.87 ± 1.24 Hz, p < 0.05)。沙美特罗雾化药物干预可有效恢复CBF至正常水平(从11.21±1.2 Hz降至14.21±1.36 Hz, p < 0.01), MCT和颗粒清除率有部分改善。戒烟适度地改善了MCC功能,双重治疗获得了更明显和持续的益处。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接受了治疗,MCD仍然不完全可逆,存在持续的粘液异常和气道重塑。

本研究为COPD进展和衰老过程中MCC损伤的时间动态提供了新的见解。这表明黏液纤毛清除功能障碍是COPD发病和进展的最早和最敏感的指标,强调了早期治疗干预的必要性。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显微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体内,黏液纤毛清除功能障碍,治疗,衰老
来源: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25(第二十六次呼吸病学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