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脾肺双补合剂联合细菌溶解产物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疗效观察
作者: 胡强
单位: 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

摘要

观察脾肺双补合剂联合细菌溶解产物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于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的120例COPD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细菌溶解产物胶囊组、脾肺双补合剂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细菌溶解产物胶囊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细菌溶解产物胶囊,脾肺  双补合剂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口服脾肺双补合剂,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菌溶解产物胶囊和脾肺双补合剂,4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评估各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和肺功能;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CAT)和St Georges呼吸问卷(SGRQ)对患者的病情及健康状态进行评估;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组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 CD3 +、CD4 +、CD8 +) 水平,并计算CD4+ /CD8+;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组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5、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检测各组患者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以及肠球菌的含量。

对照组、细菌溶解产物胶囊组、脾肺双补合剂组、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 (22/30)、80.0%(24/30)、83.33% (25/30)、93.33% (28/30)。4组患者干预后6个月的咳喘无力、呼吸气促、自汗畏风和少气懒言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 .05)。4 组患者干预后6个月呼气峰流速( 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水平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4 组患者干预后6个月CD3 +、CD4 +、CD4 +/CD8+水平显著高于干预前,CD8+水平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4组患者干预后6个月IL-5、IL-17、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 .05)。干预后6个月,细菌溶解产物胶囊组、脾肺双补合剂组、联合组患者血清中IL-5、IL-17、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细菌溶解产物胶囊组与脾肺双补合剂组患者血清中IL-5、IL-17、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血清中IL-5、IL-17、TNF-α水平显著低于细菌溶解产物胶囊组和脾肺双补合剂组(P<0.05)。4组患者干预后6个月肠道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水平显著高于干预前,肠球菌水平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细菌溶解产物胶囊组、脾肺双补合剂组、联合组患者的肠道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肠球菌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细菌溶解产物胶囊组与脾肺双补合剂组患者肠道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水平显著高于细菌溶解产物胶囊组和脾肺双补合剂组,肠球菌水平显著低于细菌溶解产物胶囊组和脾肺双补合剂组(P<0.05)。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 (3/30)、13.3%(4/30)、20.0%  (6/30)、23.3%(7/30),4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82,P>0.05)。


脾肺双补合剂联合细菌溶解产物胶囊治疗COPD稳定期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咳、痰、喘等临床症状,调节肠道菌群,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其作用机制与抑制机体炎症反应、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以及调节患者免疫功能相关。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脾肺双补合剂;细菌溶解产物胶囊;肺功能;免疫功能;炎症因子;临床疗效
来源: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25(第二十六次呼吸病学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