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缩短产科门诊患者候诊时间品管圈活动
作者: 蓝海阳
单位: 江门市妇幼保健院

摘要

随着二孩、三孩政策开放,我院年分娩量居高不下,产科门诊月接诊超6000余人次,整个就诊区域仿佛一个满负荷运转的枢纽,医护人员疲于应对,原本应充满喜悦与期待的产检之旅,在漫长的等待和仓促的沟通中,让医患双方都倍感压力与疲惫。产科门诊候诊时间长的问题已呈常态化、尖锐化趋势,客服、12345及小红书等平台关于产科门诊候诊时间较长的投诉频发,且呈逐月上升态势。这些投诉不仅指向等待时间本身,更衍生出对门诊管理能力、医疗资源配置乃至服务理念的质疑,严重损害了医院声誉。若不能从根本上系统性地解决此问题,我们将持续陷入“被动应对投诉-短期稍缓-问题复发-投诉再起”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患者流失和医护团队士气的双重打击。

本次品管圈活动选题理由如下:1、满足产科患者特殊生理与心理需求,提升就医体验;2、优化医院门诊服务流程,提升医疗服务效率;3、降低医疗纠纷风险,构建和谐医患关系;4、响应医疗行业高质量发展要求,落实 “以患者为中心” 理念。本次品管圈主要的制作过程:圈的成立,讨论选题,目标设定,要因分析,对策实施,成果确认,检讨与改进。

通过品管圈对产科门诊患者候诊时间长的原因进行细致分析,并运用特性要因图法解析普及率低的原因,最后根据80/20评分选出了4个要因,分别是: (1)医生看病速度慢(2)高峰时段人力不足;(3)患者对产检流程不熟悉;(4)检查与候诊脱节。针对这四个要因,分别实施了相应的对策,包括:优化诊疗流程,减少医生非诊疗耗时;明确分工协作,让医生聚焦核心诊疗;合理设置放号时间,保障医生状态,避免效率因疲劳下降;内部人力动态调配,盘活现有资源;优化人力分工,提升单人力效率;借助外部力量与技术,补充人力缺口;就诊前提前传递流程信息,减少 “未知焦虑”;就诊中关键节点专人引导,避免 “流程卡壳”;打破流程壁垒,实现 “看诊 - 检查” 无缝衔接;实时同步信息,让患者 “心中有数”;优化复诊流程,避免 “二次候诊”。由改善前后柏拉图比较得知,造成产科门诊患者候诊时间长的主要问题点发生率有所下降,产科门诊患者候诊时间较改善前缩短,由原来的25.21分钟缩短至21.93分钟,达到了我们的预期目标。

临床应用应得到医院支持,结合科室的实际制定相应的对策,所有政策制定的初衷均是为了方便广大就诊群众,缩短其候诊时间,杜绝看病难的情况出现。

关键词: 2025年1月1日-2025年9月1日
来源:第二届中国产科质量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