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探讨DAA药物在治疗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实现SVR后的长期效果,明确药物的长期有效性。
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病科口服DAA药物后hs HCV RNA<12IU/mL并停药时间≥12个月的83例患者,分为41例HCV组、22例肝硬化组以及20例肝硬化失代偿组。收集并分析患者基线的一般资料及获得SVR时和观察结束时的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1)3组在性别方面无统计学差别;Ⅰ组和Ⅲ组,Ⅱ组和Ⅲ组在年龄上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2)感染途径从高到低的比例依次为:输血史、不详、静脉药瘾史、纹眉史(纹身史)、不洁注射史、手术史;(3)观察时间:I组观察时间12-72个月,平均(31.46±15.40)个月,中位时间24个月,Ⅱ组观察时间20-61个月,平均(39.23±8.79)个月,中位时间40个月,Ⅲ组观察时间14-70个月,平均(38.85±15.65)个月,中位时间38个月。2.临床资料:(1)3组患者观察结束时均未出现病毒>12IU/ml;(2)肝炎组在治疗结束后获得SVR时与观察结束时的ALT、AST、AFP、肝硬度值存在明显差异(P<0.05)且均值降低;(3)肝硬化代偿组在治疗结束后获得SVR时与观察结束时的AFP值、脾脏厚度存在明显差异(P<0.05),均值较前降低;(4)肝硬化失代偿组在获得SVR时与观察结束时的ALB、DBiL值存在明显差异(P<0.05),均值较前增加。
1.肝硬化失代偿组的患者年龄大,感染时间久,病情发生进展,应对高危人群进行宣讲,早发现,早治疗,追求临床治愈。2.DAA药物长期有效,疗效确切。3.肝炎组及肝硬化代偿组的患者在观察期间内病毒得到抑制后,可以获得长期的受益。4.肝硬化失代偿组的患者提示胆红素值及B超指标异常,表明即使病毒得到抑制,但仍需按期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