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肺血管重塑是PH发生和发展的关键病理过程,其中PASMCs的异常增殖和迁移起着重要作用。目前的靶向治疗药物在改善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和血管收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逆转肺血管重塑方面效果有限,患者的长期预后仍不理想。因此,开发针对异常增殖和抗凋亡的新疗法成为迫切需求。Echinatin是一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已在其他疾病模型中显示出通过调节多条信号通路发挥抗炎、抗氧化、抑制增殖的作用,但其在PH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尚不明确。
1.动物实验部分:建立大鼠SuHx-PH和MCT-PH模型,给予Echinatin治疗后测量每组大鼠的右心室收缩压以评估造模效果,测量右心室肥厚指数。HE及a-SMA染色法观察肺小动脉形态,计算肺小动脉中膜厚度百分比。a-SMA、PCNA免疫荧光法分别评估肺非肌型动脉的肌化程度和肺小动脉中膜中PASMCs的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相关分子表达情况。通过对各组进行转录组mRNA测序,进行GSEA富集分析。2.细胞实验部分:培养SD大鼠原代PASMCs,将PASMCs分为:对照组(CON组);PDGF组;Echinatin+PDGF组。采用CCK-8试剂盒和EdU掺入法检测PASMCs增殖。Transwell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裂解液中相关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组细胞中PPARγ的入核情况。分子对接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实验,验证Echinatin是否能够与PPARγ的配体结合域结合。
本研究系统探索了Echinatin在两种经典PH大鼠模型(SuHx-PH和MCT-PH)中的治疗效果及潜在机制。研究发现,(1)在SuHx-PH模型中,Echinatin改善了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右心室收缩压,减轻右心室肥厚和肺血管重塑;(2)转录组学分析显示,Echinatin显著激活了PPARγ信号通路,降低肺组织氧化应激水平;(3)体外实验表明,Echinatin抑制PASMCs的异常增殖和迁移,促进其凋亡;(4)通过分子对接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实验,证实Echinatin能够与PPARγ的配体结合域特异性结合,激活其核转录活性;(5)在MCT-PH模型中,Echinatin同样显著改善了右心室收缩压、右心室肥厚和肺血管肌化,缓解PH的进展。
Echinatin通过激活PPARγ信号通路,抑制PASMCs的异常增殖和迁移,促进其凋亡,改善实验性PH模型中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和肺血管重塑。作为一种PPARγ激动剂,Echinatin展现了较强的与PPARγ结合的能力。本研究为Echinatin作为一种潜在PH治疗药物提供了实验依据,同时为开发基于PPARγ的治疗策略提供了研究思路和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