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6~14岁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流行率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 王明月
单位: 北京大学

摘要

目的:了解北京市6~14岁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患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并分析膳食炎症指数(DII)与NAFLD的关系,为学龄儿童NAFLD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数据来源于2019年北京市中小学生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一年级、三年级、五年级和七年级的学生,收集其健康信息并采集血液样本,使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结合家庭调味品称重法收集膳食摄入信息并计算DII评分,使用肝脏脂肪变性指数(HSI)作为NAFLD的筛查工具,将纳入儿童分为NAFLD组和非NAFLD组,并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共纳入3345名儿童,并收集了其中1104名儿童的膳食摄入信息。北京市6~14岁学龄儿童NAFLD的总体患病率为11.9%,其中超重儿童的患病率为31.9%,肥胖儿童的患病率为49.8%。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NAFLD组和非NAFLD组在年龄、地区、家庭收入水平、主要照顾者受教育水平、BMI、腰围、腰围身高比、收缩压、舒张压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NAFLD组和非NAFLD组膳食摄入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水果和肉类的摄入与NAFLD相关(P<0.05)。纳入儿童的平均DII评分为4.15±0.31,在校正了年龄、性别、超重、总能量摄入后,发现DII评分(OR=1.372,95%CI:1.067~1.763,P=0.014)的增加和NAFLD风险增高有关。

结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在北京市6~14岁儿童中较为流行,患病率在北京市各地区间存在差异,且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上升。研究结果同时提示促炎膳食影响儿童NAFLD的发生,应重视儿童期DII评分,尽早识别和预防儿童NAFLD的发生。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学龄儿童;膳食炎症指数
来源:中国儿童慢病与健康大会2024暨第十届中国儿童肥胖和高血压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