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研究旨在通过潜在增长混合模型探讨血尿素氮变化轨迹对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
对2008-2019年重症监护室IV(MIMIC-IV)数据库的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潜在增长混合模型(LGMM)研究入住ICU后5天内每日血尿素氮测量值,并纳入人口统计学资料、实验室指标、疾病评分、合并症以及治疗措施等指标。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各轨迹的死亡风险。评估结果包括入住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28天死亡率、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以及肾脏替代治疗和机械通气的使用情况。
本研究共纳入4037例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基于LGMM揭示了四种血尿素氮轨迹,显示出先下降后上升(轨迹1)、逐渐升高(轨迹2)、稳定较低水平(轨迹3)、先上升后下降(轨迹4)的不同模式。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不同轨迹28天ICU死亡率组间差异显著(p<0.001),轨迹1肾脏替代治疗使用占比最高(60.0%),且发生3期急性肾损伤占比大(76.7%),而轨迹2机械通气使用时间最长。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通过调整混杂因素,结果显示,与轨迹3相比,轨迹1具有更高的28天死亡风险(HR=2.02,95%CI=1.47-2.76,p<0.001)。
该研究确定了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的四个血尿素氮轨迹组,入住ICU5天内血尿素氮水平先下降后上升具有更高的28天死亡风险,这些发现增强了我们对血尿素氮纵向进展的认知,并有助于早期识别高危患者,指导临床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