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双层探测器光谱CT 100kVp单能量成像联合超低个性化注射方案在颅脑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罗昆
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摘要

目的 探讨第二代双层探测器光谱CT在100kVp低辐射条件下的单能量成像联合超低个性化对比剂注射方案在颅脑CT血管成像(CTA)中的应用价值,并评价其辐射剂量。

方法 收集 2025年 1~ 6月采用第二代双层探测器光谱 CT 和超低个性化对比剂注射方案行颅脑 CTA 检查80 例。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120 kVp(n=40)与试验组 100 kVp(n=40)。对照组重建常规混合能量图像(CI),对比剂流速4.5ml/s,对比剂总量45ml。试验组重建50 keV虚拟单能量图像,采用超低个性化对比剂注射方案。对获得的图像进行客观和主观评价,客观评价内容包括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处的CT值、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脑实质的CT值和标准差。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组间分析。主观评价由2名高年资影像医师按照5分法完成,2名医师主观评分的一致性采用 Kappa 检验。并比较两组图像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 、剂量长度乘积(DLP) 及有效辐射剂量(ED) 。

结果 试验组颈内动脉CT值(394.42±51.48 vs 306.79±29.15)、大脑中动脉CT值(368.30±48.53 vs 289.81±28.24)及脑实质的CT值(49.92±5.10 vs 44.68±4.46)均较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试验组对比剂流速(3.09±0.35 vs 4.5)及对比剂总量(20.48±2.43 vs 45)均较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试验组CTDI、DLP、及ED均较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两组中颈内动脉SNR、CNR和大脑中动脉SNR、CNR及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 在颅脑CTA检查中,使用第二代双层探测器光谱CT在100kVp低辐射条件下的单能量成像联合超低个性化对比剂注射方案,在获得满足临床需求图像的同时,不仅提高图像血管的CT值,还有效地降低了对比剂的流速、总量及检查的辐射剂量,具有在临床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 CT血管成像; 单能量成像; 对比剂
来源:中华医学会第32次放射学学术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