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基于 ERG 需求理论的老年多病共存患者主要照护者需求的质性研究
作者: 程家玉
单位: 湘雅常德医院

摘要

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使老年多病共存现象日益普遍,给主要照护者带来沉重负担,常导致其身体疲劳、心理压力及社会角色冲突。ERG需求理论为系统分析照护者需求提供了框架。然而,现有研究多聚焦单一维度,缺乏基于ERG理论的系统性探讨。

本研究旨在运用ERG理论,通过质性研究方法,深入探究老年多病共存患者主要照护者在生存、关系及成长需求层面的具体内容、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支持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以期改善照护者身心健康状况并提升患者照护质量。

1. 本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研究对象,为在社区或医疗机构照顾老年多病共存患者(患两种及以上慢性病)超过6个月的主要照护者。纳入标准:年龄≥18岁、承担主要照护任务、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存在认知或精神障碍影响沟通者。

2. 资料收集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基于ERG需求理论和文献制定访谈提纲,聚焦照护者的经济压力、身体状况、家庭/患者关系、社会支持及能力提升需求。访谈在照护者熟悉安静的环境中进行,时长30-60分钟,全程录音并辅以现场笔记。

3. 资料分析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转录录音文本;反复阅读熟悉内容;提取有意义陈述;编码;归类编码;提炼主题;整合主题;返回原始资料验证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预期结果

1. 生存需求方面照护者可能面临经济压力,包括医疗费用支出、因照护导致的收入减少等;长期高强度照护导致身体疲劳、睡眠不足、慢性疾病风险增加等身体方面的需求未得到满足。

2. 关系需求方面在与患者关系上,可能存在沟通障碍、因患者病情变化产生的心理负担;与家庭成员关系方面,可能出现照护责任分配不均、家庭矛盾;在社会层面,缺乏与他人交流的时间和机会,社会支持网络薄弱。

3. 成长需求方面照护者可能有学习专业照护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以更好地应对患者复杂病情;同时,渴望在照护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获得职业发展或个人成长的机会,但往往因照护任务繁重而难以实现。


1. 理论意义: 将ERG需求理论应用于老年多病共存患者主要照护者的需求研究,丰富了该理论在照护领域的应用场景,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思路,有助于拓展老年照护研究的理论体系。

2. 实践意义: 研究成果为医疗机构、社区和家庭制定针对性支持策略(如开发照护培训课程、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优化家庭照护资源分配等)提供依据,旨在缓解照护者压力,提升其身心健康与照护能力,最终提高老年多病共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照护效果,并促进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


关键词: 老年多病共存患者 ;主要照护者 ;需求理论 ;照护者需求 ; 质性研究
来源: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25(第二十六次呼吸病学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