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唐氏综合征
一、文献内容学习
(一)前言
1. 唐氏综合征全球活产发生率约为1/800。
2. 病名来源:1866年首次描述,1950s正式命名。
3. 受社会关注,表型可不同,与种族、地理位置相关。
(二)基因型特点
1. 21号染色体三体及额外的21号染色体异位到其他染色体均可出现典型临床表现。
2. 21号染色体上的多个基因以及基因组其他位点致临床表现差异。
(三)产前诊断
1. NIPS-cfDNA:特异性99.7%,异位携带者及高危人群可选择。
2. 羊穿或绒穿核型分析准确性99%,用于确诊。
3. 临床医生需要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咨询,包括唐氏综合征的病因,可能预后,以及可以获得支持的社会团体。
4. 需要在提供专业母婴护理的中心分娩。
(四)产后诊断
1. 体格检查可发现提示唐氏综合症的体格特征(上斜睑裂、鼻梁低平、颈后皮褶、通贯掌、小指侧弯畸形)和肌张力减低。
2. 核型分析可确诊,紧急情况下FISH可1天出结果,但无法判断病因(异位还是未分离)。
(五)相关疾病及临床干预
1. 心脏异常:1.2-5.2% 患者出现肺动脉高压,需监测及早期治疗。
2. 气道,肺及听力障碍:呼吸障碍是患儿及患者最常见病因及死因。
3. 生长:需检测,用特殊参考范围表格。
4. 血液系统及肿瘤:一过性骨髓造血异常在唐氏新生儿发生率10%,由于GATA1变异导致,可自发缓解,但需监测,因为有20-30%患白血病风险。唐氏患者2-3%发生白血病。
唐氏患者不发生实性肿瘤,但患睾丸癌风险较同龄正常人高。唐氏患者易缺铁。
5. 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乳糜泻,幼儿特发性关节炎。45岁时,50%唐氏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
6. 肌肉骨骼异常:寰枢椎不稳(Atlantoaxial Instability, AAI)是唐氏综合征的一种尤其危险的并发症,因其可能导致颈髓-延髓压迫。
7. 神经发育异常:智力障碍,需早期干预。唐氏患者自闭症谱系障碍发生率7-16%。癫痫。烟雾病。
(六)补充和整合干预措施
整合干预措施使用率38%。吡拉西坦(Piracetam)与氟西汀(Fluoxetine)。
(七)成年过渡
针对性教育,工作,健康保障等社会帮助很重要。
儿童及成人最常见死因为呼吸系统感染,部分与免疫功能缺陷相关。已有唐氏儿护理指南出台。
(八)研究
研究DS-Connect。独立基金包括LuMind IDSC基金等。
(九)总结
二、个人总结及思考
唐氏综合征患儿及患者面临很多困难,但一部分唐氏综合征患儿产前无明显超声异常表现无法发现。NIPT筛查准确性高,高风险需要羊穿或绒穿诊断。产后及时诊断及干预至关重要。
产前诊断的唐氏患儿需何时进行哪些检查以排查相关疾病?产前未诊断的可疑唐氏新生儿或患儿系统性筛查包括哪些?检测频率及项目?唐氏患儿或患者是否需要接受特殊教育及心理疏导?如何保障患儿及家庭如何得到有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