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数字化辅助上颌前牙功能及美学重建*
作者: 陈一铭
单位: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摘要

目的:采用数字化技术辅助重建外伤患者前牙美观及功能。

方法:拟采用12.21种植固定桥修复。

结果:①3-Shape口内扫描制取数字化研究模型,通过数字化辅助设计向患者展示最终种植修复的预期效果,打印过渡义齿作为Mock-up,患者对效果满意。②整合口内扫描数据及CBCT影像资料,数字化辅助设计种植导板,完成种植外科手术。③整合口内扫描数据及Zebris数字化下颌运动数据,设计种植临时修复体,11采用卵圆形桥体设计,依据患者术后4个月龈缘形态调整临时修复体。④戴入临时修复体4、8、12周复诊,依据11、12、21牙龈软组织形态调整临时修复体穿龈轮廓,使龈乳头充盈邻间隙且龈缘形态对称,获得患者满意的粉白美学效果。⑤戴入临时修复体12周牙龈软组织塑形获得满意效果,口内扫描种植穿龈轮廓以及临时修复体(预制备件);采用3-Shape数字化设计软件对齐扫描杆,设置共同就位道,复制临时冠形态作为参照设计正式修复体,临床戴牙。⑥戴入修复体半年复查,未见正中咬合早接触或前伸运动?干扰。种植定桥修复体粉白美学效果维持良好,牙周维护良好。

结论:数字化技术不仅可以简化、加快临床诊疗流程,还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美学与功能重建。

关键词: 数字化,功能,美学,导板,电子面弓
来源: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第16次口腔种植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