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金属伪影是CT检查中常见的干扰因素,尤其在骨科内固定、口腔种植体及血管介入术后患者中,严重影响病灶显示及诊断准确性。本研究旨在系统探讨能谱CT单能量成像技术消除金属伪影的最优参数组合,明确不同类型金属植入物对应的最佳单能量水平及辅助算法选择,为临床提供规范化的图像优化方案。
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2年3月至2023年10月需行CT检查的金属植入物患者156例,按植入物类型分为三组:骨科金属内固定组、口腔金属修复体组、血管介入栓塞组。采用第三代双源能谱CT行常规混合能量扫描后,重建40-140keV间隔10keV的单能量图像,并联合三种去金属伪影算法处理。由3名高年资影像医师采用盲法对图像进行主观评分(伪影程度、解剖结构清晰度、诊断可信度,5分制);客观评价指标包括:金属周围2cm范围内伪影指数(AI)、正常组织信噪比、CT值稳定性。通过方差分析筛选不同金属类型的最佳参数,并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检验评分一致性。
结果 主观评分ICC为0.86-0.92,一致性良好。骨科钛合金植入物组在100-110keV单能量联合IMAR算法时效果最优:AI降至(18.6±3.2),较混合能量(42.5±5.7)降低56.2%(P<0.01),SNR达(26.3±4.1),主观评分(4.6±0.3);不锈钢植入物则以120-130keV联合SEMAR算法更优,AI降低61.5%(P<0.01)。口腔种植体组在90-100keV联合O-MAR算法时,牙槽骨及上颌窦显示清晰度最佳,AI较混合能量降低48.3%(P<0.01)。
结论 能谱CT单能量成像技术结合针对性去金属伪影算法可显著减轻金属伪影,且参数选择需依据金属材质及部位个体化调整:钛合金骨科植入物优选100-110keV+IMAR,不锈钢植入物适合120-130keV+SEMAR,口腔金属修复体推荐90-100keV+O-MAR,血管弹簧圈栓塞则以70-80keV+IMAR为优。该优化方案可有效提升图像质量及诊断可靠性,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