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强度化疗方案或对伯基特淋巴瘤有效

2013-11-18 00:00:00 来源:医脉通 阅读:15次

文献标题:Low-intensity therapy in adults with Burkitt's lymphoma.

文献来源:N Engl J Med 2013 Nov 14;369(20):1915-25


最新研究报道,2种低强度化疗方案被证明对伯基淋巴瘤有效,且毒副作用明显小于现有的治疗。迄今为止,大剂量甲氨蝶呤和阿糖孢苷仍被视为这种罕见的侵袭性癌症的主要控制药物。


伯基特淋巴结的高生长分数和短倍增时间使得强化短程化疗成为治疗的一个先决条件,这个观点已被大家认可,尽管这种方案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和长期发病。而本研究的结果证实毒性较轻的疗法至少能够达到同等的疗效。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Kieron M. Dunleavy医生及其合作者在进行这项研究(NCT00001337和NCT00006436)之前曾假设,伯基特淋巴瘤细胞对遗传毒性压力的精确敏感性使延长暴露时间而非增加剂量成为最大限度的杀伤肿瘤细胞的重要治疗策略。


为了验证这个观点,他们们进行了这项前瞻性研究,在10年期间针对2种低强度治疗方案招募了30例连续的未经治疗的伯基特淋巴瘤患者,对其中的17例偶发性伯基特淋巴瘤变异病例和13例存在免疫缺陷相关的变异病例进行了研究。


这些患者的年龄介于15~88岁,中位年龄为33岁。10%的研究对象病情为高危,17%为低危,73%为中危。这2种方案均包括依托泊苷、强的松、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多柔比星以及利妥昔单抗(EPOCH-R)。


19例HIV阴性患者接受了标准的调整剂量的EPOCH-R方案;11例HIV阳性患者接受了短程方案以进一步减轻毒性,利妥昔单抗剂量加倍。后一组患者多柔比星-依托泊苷的中位累计剂量降低47%,而环磷酰胺降低57%。所有患者同时还接受非格司亭治疗,在末次化疗之后开始用药,一直持续到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恢复。


对HIV阴性组随访的中位时间为86个月,对HIV阴性组为73个月。在中位随访期内,HIV阴性组病情无进展率为95%,总生存率为100%;HIV阳性组并且无进展率为100%,总生存率为90%。即便后一组晚期伯基特淋巴瘤和免疫缺陷情况较多,他们也都获得完全缓解并维持着缓解,无需追加治疗。


低强度的以EPOCH-R为基础的治疗看似消除了对高强度治疗的需要,在获得高持续缓解率的同时显著降低了治疗的毒性。在最近一次的随访中,两组均无病情复发或死于伯基特淋巴瘤的患者。一例HIV阳性患者在完成EPOCH-R方案治疗后将近3年时死于急性髓样白血病;目前尚不清楚化疗是否是后来发生白血病的元凶,但HIV是AML的一个已知危险因素。


研究中没有发生与治疗有关的死亡,这2种小剂量治疗方案的毒副作用均普遍较轻。血小板减少仅发生于2%的化疗周期中;发热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于22%的化疗周期中。


几乎所有的化疗输注都是在门诊进行的,仅在10%的化疗周期并且仅在HIV阳性患者中出现因发热和中性粒细胞减少而住院的情况。目前有2项相关的确证试验正在进行之中,受试者分别为成人和儿童。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