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OS 2024 | 白内障及屈光手术学科新进展

2024-09-07 22:45:26 来源: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 阅读:87次

一、发布学组专家共识及指南

《中国成人白内障摘除手术指南(2023年)》

《中国儿童白内障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2022年)》

《中国眼科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诊疗专家共识(2022年)》

《中国白内障围手术期干眼防治专家共识(2021年)》

《中国人工晶状体分类专家共识(2021年)》

《中国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围手术期管理策略专家共识(2020年)》

《中国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9年)》

二、学术科研成果

浙江大学眼科医院团队:在晶状体再生领域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首次报道将不同基因突变的先天性白内障患者来源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诱导分化成再生晶状体,其混浊程度、蛋白聚集程度、混浊发展进程等均与患者白内障严重程度及病程一一对应,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建立了能够模拟患者特异性表型的先天性白内障体外疾病模型,为开展白内障机制研究及药物筛选提供了理想平台(Npj Regenerative Medicine, 2021);进一步利用外源性干细胞在眼内进行晶状体原位再生,获得目前世界上透明度、厚度、形状和屈光度与天然晶状体最类似的原位再生晶状体(iScience, 2023)。

在新型生物材料用于后发障防治方面取得开创性成果:首次揭示了NSAIDs类抗炎药普罗纳克可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ERK/GSK-3β/Snail信号通路,从而预防后发障发生(Bioact Mater, 2021);进一步应用超声波精准喷涂技术,将非甾体类抗炎药吲哚美辛和可降解PLGA精准共负载于定制的人工晶状体的非光学区,研究表明新型药物负载型人工晶状体至少可以提供42天有效浓度的药物平稳释放。此外,研究团队针对经典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吲哚美辛进行了二次开发,发现其不仅可有效地抑制术后炎症的发生,还可以有效地通过激活自噬信号对白内障术后囊袋内残留细胞的增殖、迁移及转分化进行有效抑制,为后发障的有效防治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全新解决途径(Bioact Mater, 2023)。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团队:在白内障数字智能诊疗领域取得一系列创新性成果:研发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婴幼儿视功能普筛技术,为先天性白内障等婴幼儿眼病早筛提供新方法(Nature Medicine, 2023);研发多模态通用型白内障智能筛诊系统(Br J Ophthalmol, 2019),基于此建立数字智能分级诊疗体系,探索出中国城乡经济有效的白内障智能服务模式(Nat Commun, 2024);基于数字化晶状体多模态影像特征,创新构建“数字流式”高通量级联图像智能分选模型(Cell Reports Medicine, 2023);并研发“数字射线”定向去屈光介质混浊图像生成技术,揭示白内障人群发病规律及影响手术预后的关键因素(Br J Ophthalmol, 2024);首次揭示了晶状体混浊特征与个体衰老程度及规律的机制,可准确预测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系统疾病和死亡风险(Nat Commun, 2023)。

在晶状体异常性眼病领域取得原创性成果:探索先天性晶状体脱位的基因型与临床表型(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24;Br J Ophthalmol, 2023;Am J Ophthalmol, 2022);在国内首次提出先天性晶状体脱位存在的眼底异常,为综合防治打下良好基础(Br J Ophthalmol, 2024;Retina, 2022);追踪远期预后、构建了基于询证医学的视觉康复策略(J Cataract Refract Surg, 2024;J Cataract Refract Surg, 2023);首次提出先天性白内障表型基因型关联性(Am J Ophthalmol, 2024),揭示了前囊下型白内障形成的分子机制及其治疗靶点(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23,2024)。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团队:在高度近视白内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及先天性白内障发病机制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首次证实焦虑是高度近视全新并发症,并发现CC趋化因子配体2(CC chemokine ligand 2, CCL2)介导炎症可能是其背后的潜在机制, 由此建立了高度近视与情绪障碍的联系,(Cell Discovery, 2023);首次阐明高度近视眼中通过MAF-TGF-β1-晶状体蛋白调控轴促进了其晶状体病理性生长,表明了高度近视患者晶状体更大的特点,有助于临床上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的精准治疗(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1);揭示了在uvb诱导的氧化应激下,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存在一个YAP/FOXM1/Nrf2轴和ROS的反馈回路,显著影响细胞凋亡,从而导致白内障形成(FASEB J, 2024);揭示了高度近视眼的高氧环境中,通过抗氧化基因的高甲基化,形成氧化应激增加和酶促抗氧化剂减少的恶性循环,从而导致高度近视眼早期白内障形成(Redox Biol, 2018)。

三、临床领域进展

浙江大学眼科医院团队:在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的临床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原创性成果:通过一项大样本前瞻性连续队列研究(3289眼),首次报道了FLACS的基本学习曲线长度为100例,,高级学习曲线长度为150例,表明FLACS是相对简单和安全的手术技术(Br J Ophthalmol, 2024);首次揭示双眼序贯FLACS手术中,第二眼将导致更多的疼痛和MCP-1上调,表明第一眼FLACS手术将触发交感样应激反应,尤其在第一眼术后6周更明显(Clin Exp Ophthalmol, 2024);报道了FLACS可精确控制前囊的形状和大小,使植入EDOF人工晶状体的居中性更好,与常规超乳手术相比具有更好的视力(J Cataract Refract Surg, 2023);通过一项大样本前瞻性连续队列研究(1600眼),报道了眼位倾斜、气泡和负压吸引界面的分泌物,是导致飞秒撕囊不完全和继发前囊撕裂的主要危险因素,激光前囊切开术在前100例手术中学习曲线陡峭,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但在200例手术后将稳定下来(Br J Ophthalmol, 2023);首次揭示了FLACS进行同一性撕囊后,疏水性人工晶状体诱导的术后前囊收缩少于亲水性人工晶状体,且与时间相关(Transl Vis Sci Technol, 2022);报道了与常规超乳相比,FLACS术后的人工晶状体倾斜、偏心和内部像差值明显降低(Graefes Arch Clin Exp Ophthalmol, 2022);报道了对于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前房深度大于3mm的患者,飞秒激光前囊切开术可获得较好的撕囊大小和居中性,囊膜与人工晶状体重叠性更好,可使人工晶状体长期居中(Front Med (Lausanne), 2021);首次报道了FLACS联合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患者,残余散光≤1 D的患者明显更多(Int J Ophthalmol, 2020);首次开创性报道了网格、象限模式和六分模式均可用于治疗2级核,网格模式用于软核(1级)、象限模式用于硬核(4级和5级)可获得较少的EPT,六分模式处理3级核是最好的选择,硬核合并青光眼或疑似青光眼时应避免网格型(Am J Ophthalmol, 2020);首次报道了FLACS可降低乳白核白内障前囊撕裂的风险,可实现更精确的前囊切开和更好的人工晶状体居中性,但可在FLACS术中发生前囊切开不完全,且并没有降低后囊膜破裂的发生率(J Cataract Refract Surg, 2019)。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团队:在白内障手术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一系列开拓性成果:创建了Fluid -jet的水抛光技术,减少了后发障的发生(J Cataract Refract Surg, 2020);率利用术中OCT实时动态揭示白内障术中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发生率(JAMA Ophthalmol, 2020),并构建了“扩内口不扩外口”的梯形角膜切口减少了术中后弹力层的脱离(JAMA Ophthalmol, 2021);创建了棉签按压切口,可有效预防切口渗漏和前房塌陷(JAMA Ophthalmol, 2023);创新了先天性白内障及先天性瞳孔残膜的手术技术(J Cataract Refract Surg, 2024);推动先天性晶状体脱位的精准诊疗与术式改良(Am J Ophthalmol, 2023;J Cataract Refract Surg, 2021;实用新型专利6项)。

在白内障诊治新方案方面取得重要成果:提出了先天性后极性白内障的诊疗新思路(Am J Ophthalmol, 2022;J Cataract Refract Surg, 2022);为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继发青光眼的防治提供新策略(Br J Ophthalmol, 2024;Asia Pac J Ophthalmol (Phila), 2023;J Glaucoma, 2022)。提出复杂白内障患者国人人工晶状体公式优选方案(Am J Ophthalmol, 2020;J Cataract Refract Surg, 2021,2023);识别并矫正主流生物测量仪的测量误差,提升生物测量的准确性(Am J Ophthalmol, 2022;J Cataract Refract Surg, 2022);首次提出人工晶状体提出眼轴30mm以上患者植入囊袋张力环可减少人工晶状体倾斜偏心,提升患者是视觉质量(JAMA Ophthalmol, 2024)。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团队:在小眼球合并白内障手术诊治方面取得重要成果:通过小眼球合并白内障的长期手术实践,全面、系统性阐明其可行性、手术技术、风险及预后的影响因素(Am J Ophthalmol);在此基础上建立小眼球临床和基因样本库,完成小眼球白内障手术中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准确性研究,填补了在该罕见病例群体中的公式研究空白(Am J Ophthal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