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新闻】深耕基层,引领病理学科新发展——病理学专委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全国头颈病理新进展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4-09-13 11:38:58 来源: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 阅读:82次


会员部

「基层医药学会官微」出品


深耕基层,引领病理学科新发展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病理学专委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全国头颈病理新进展研讨会成功举办


在金秋送爽、硕果累累的季节里,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病理学专委会携手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于2024年8月23日至25日在广州成功举办了“2024年全国头颈病理新进展研讨会暨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病理学专委会学术年会”。此次盛会不仅吸引了全国顶尖的病理学家和学者,还汇聚了众多专注于头颈疾病病理研究的同仁以及相关科室的医师,共同见证了病理学领域的一次思想碰撞与智慧交流。

会议于8月23日下午正式拉开帷幕,参会者们在广州天河希尔顿酒店一楼大堂完成报到手续后,便迫不及待地投入到这场学术盛宴中。当晚,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病理学专委会常委会和学组成立大会顺利召开,为接下来的年会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专委会工作总结


在8月23日晚的专委会全体委员会议上,与会委员们共同回顾了专委会在2024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这一年里,专委会在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的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积极响应国家医疗卫生政策号召,以服务基层、培养基层病理人才为己任,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回望过去一年,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病理学专委会在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的坚强领导下,秉承“服务基层、培养人才”的宗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专委会成员深入基层,分区域、因地制宜地开展了一系列学术交流、技能培训、专题讲座及技能竞赛等活动,不仅提升了基层病理医师的专业水平,还增强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学术交流方面,专委会成功举办了多次省际临床病理研讨会,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学术报告和病例分享,促进了病理学知识的传播与交流。同时,专委会还积极搭建平台,为基层病理医师提供了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舞台。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举办,不仅拓宽了基层病理医师的视野,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在技能培训方面,专委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举办常规病理技术培训班、石蜡切片比赛等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提升了基层病理技术人员的操作技能和服务质量。这些培训活动不仅传授了先进的病理技术知识和方法,还激发了基层病理技术人员的创新精神和进取心。

在组织建设方面,专委会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加强团队协作与配合,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强大的凝聚力。通过增补部分常委和委员、成立党建活动小组、青年学组和技术学组等措施,进一步增强了专委会的组织力量和战斗力。

 党建活动小组成立

 党建活动小组组长李海南发言

其中,党建活动小组组长由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病理科主任、党支部书记李海南担任;副组长由韶关市粤北医院病理科主任杜日昌、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病理科副主任杨峥、广州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病理科主任肖艳华、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病理科李美波共同担任。

技术学组成立
技术学组副组长授牌
技术学组组长杜洪发言

技术学组集体照

技术学组组长由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杜洪担任;副组长由广东省人民医院病理科豆文宪、汕头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邱前程、粤北人民医院病理科何桂清、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吴冬梅、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冯家成共同担任;秘书则由广东省人民医院病理科林兴滔、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病理科何贵共同担任;组员分别有罗陆侨郑晓克王德玉黄马燕李辉斌孙情林美霞陈敬文桂慧慧刘利明陈耀丽刘情吴燕杏刘琼茹杨鹏飞张柏辉罗教秀张婉仪陈智慧郭寿铭詹晓芬曾芸珠谢寿城韦丽婷杜劲曾妃妙齐彬黎新喜黄远涛刘旭

 青年学组成立
 青年学组组长郜红艺发言

青年学组集体照

青年学组组长由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病理科郜红艺担任;副组长由康都医学检验宫国良担任;组员分别有赵勇强王珊丽张元鑫刘海标王星星刘晋发李志勇宋诗淇陈敬文张均林梁堃铭庞小燕刘云龙黄李友李永川栗玉娇袁振兴邢澄杨洁罗陆侨丁文双陈锐超颜培岸曾欣钟长江邝美乐李宛莹张露袁理胡悦梁春燕钟晓静李剑马晓艳吴涛金田恩李思华

同时,专委会还注重加强与国内外相关学术组织的交流与合作,还推动了病理诊断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并不断拓宽合作领域和渠道,积极参与大型学术活动,如逸仙病理论坛和神经病理讲习班等,为病理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也为病理学界的同仁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学术年会盛况

8月24日上午8时整,随着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病理科主任李智教授宣布年会正式开幕,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古小红书记、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会长陈汝福教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病理科主任高洪文教授相继发表了致辞;一场汇聚全国顶尖病理学家的学术盛宴缓缓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病理学家、学者及临床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头颈病理学的最新进展与挑战。

 李智教授开场主持
 古小红书记致辞
 陈汝福教授致辞
 高洪文教授致辞

上午场会议由四位知名专家轮流主持他们分别是浙江省人民医院的何向蕾主任医师、海南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的翁阳主任委员、卫生部中日医院的罗杰主任医师以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陈卉娇副主任医师。在他们的精心策划与引领下会议现场气氛热烈而有序专家学者们纷纷就各自的研究领域发表真知灼见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与临床经验。

其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刘红刚教授以“鼻咽喉特殊感染的病理诊断”为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为与会者提供了实用的诊断工具和方法;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李劲松教授则聚焦于局部晚期口腔鳞癌的新辅助免疫治疗介绍了该领域的最新进展与研究成果;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的高洪文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的王纾宜教授也分别就头颈病理诊断的新进展和鼻腔鼻窦小圆形细胞肿瘤的病理诊断要点进行了精彩的演讲赢得了与会者的阵阵掌声。

 刘红刚教授
 李劲松教授
 高洪文教授
 王纾宜教授

午间研讨会同样精彩纷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曾弘教授带来了关于“头颈部鳞癌免疫治疗和生物标记物”的主题报告。他深入剖析了当前医学界的前沿热点并展望了未来癌症治疗的新希望与方向。这一议题不仅吸引了众多与会者的关注还激发了他们对于未来医学发展的无限遐想。

 曾弘教授

下午场会议同样紧张而有序。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王爽、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鲁海珍、广州泰和肿瘤医院李扬、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韩恩善四位新主持人的引领下专家学者们继续就头颈病理学的各个领域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

来自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刘志艳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李江教授分别就甲状腺肿瘤和唾液腺肿瘤的病理诊断进行了详细阐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吕新全教授则聚焦于浸润性包裹性滤泡亚型乳头状癌的基因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朴颖实教授就鼻腔鼻窦间叶性肿瘤的诊断难点和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精彩分享为与会者提供了新的诊断思路与启示。

 刘志艳教授
 李江教授
 吕新全教授
 朴颖实教授

除了主题演讲外,年会还设置了病例讨论会、互动问答等环节。与会者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通过这些互动环节的设置,不仅增强了与会者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也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碰撞和融合。


晚间共识会


8月24日晚间由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病理科主任高洪文教授牵头的“甲状腺癌术后病理诊断中国专家共识推进会暨共识意见讨论会”圆满举行。此次共识会旨在推动我国甲状腺癌术后病理诊断的标准化与规范化进程为提升全国诊疗水平贡献力量。

会上高洪文教授首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简要介绍了会议的目标与意义并强调了此次共识会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随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病理科主任王爽教授和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病理协作组组长刘志艳教授分别进行了主题报告。他们围绕甲状腺癌术后病理诊断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新的诊断思路与方法。

王爽教授解答问题

在讨论环节中与会专家们围绕当前共识中待解决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他们不仅分享了各自的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还就微小病灶的识别、肿瘤边界的判定、特殊病理类型的处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经过多轮讨论与投票表决会议最终达成了多项共识条款为我国甲状腺癌诊疗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各专家积极提问


病例讨论会

于8月25日成功举办了头颈疾病学组会议暨甲状腺癌病理诊断临床病理读片讨论会。此次会议由深圳大学总医院孟宇宏教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崔文丽教授、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赵强教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潘超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毕丽荣教授共同主持,针对疑难病例展开了多学科的综合探讨。

会上,翟长文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耳鼻喉科医院)引领与会者深入剖析了复杂的耳鼻喉病例,针对疑难症状提出了创新的治疗思路,引发了广泛的讨论,霍教授的深入分析为耳鼻喉科疾病的诊治难点提供了新的视角,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戴翔教授(广州市泰和肿瘤医院)则分享了最新的肿瘤病例精准治疗策略,特别强调了个性化治疗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将复杂的肿瘤治疗方法通俗易懂地呈现,极大地启发了在场的医生,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注入了新的活力。

黄思夏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对内科疑难病症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尤其在病因分析和治疗选择上提出了新颖的见解,通过详细的案例分享,展示了新技术和新方法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为内科复杂疾病的诊治提供了新的路径。

胡小木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导了神经系统疾病的讨论,提出了多项新的诊治策略,推动了神经科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其演讲围绕当前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深入探讨了如何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王娜教授(广州市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聚焦呼吸系统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特别是在慢性病管理和早期干预方面,提供了前瞻性的思路,结合实际病例,详细分析了呼吸系统疾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在场的医护人员带来了新颖的临床经验。

孙晶晶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医院)在解析复杂病例的过程中,详细探讨了诊断与治疗的要点,并分享了她在临床实践中的独到经验,通过精准的病例分析,展示了复杂疾病诊疗中的挑战和应对策略,为现场医生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肖桂香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针对妇产科疑难病例,深入剖析了当前最前沿的治疗方案,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引发了与会者对妇产科疾病诊疗的深度思考,大家积极参与互动,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优化治疗效果。

王林教授
戴敏教授
 朱建明教授

此外,王林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分享了关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最新研究成果,特别是在疾病预防和早期筛查方面提出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建议;戴敏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芜湖医院)通过血液系统疾病的案例分享,提出了许多创新的治疗思路,特别是在基因检测与精准医学方面做出了重要探索;朱建明教授(东莞市人民医院)则带来了关于老年病管理的精彩讨论,详细介绍了如何针对老年患者的特殊需求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此次病例讨论会不仅促进了与会者之间的学术交流,更为未来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我们期待下一次的学术盛会,再次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未来规划展望

在年会闭幕之际,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病理学专委会发布了2025年度工作计划。计划指出:在新的一年里专委会将继续秉承服务基层、培养人才的宗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务实的态度投入到未来的工作中去。具体工作计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继续开展系列培训班及研讨班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各类培训班和研讨班;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授课和指导;提升基层病理医师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2、举办多场“省际临床病理研讨会”:加强与国内外相关学术组织的交流与合作;邀请知名专家进行学术报告和病例分享;促进病理学知识的传播与交流。

3、增补部分常委和委员: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增补部分常委和委员;优化组织结构并增强组织力量。

4、加强党建小组和亚专科学组的系列活动:通过党建活动和亚专科学组活动的开展提升专委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病理学科各领域的发展与创新。

5、在“基层病理互助联盟”平台开展基层病理科研支持计划:通过科研项目的资助和指导等方式推动基层病理科研工作的开展;提升基层病理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6、建立病理学专委会学术公众号: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科普宣教、学术讨论等活动;扩大专委会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7、组织和促成多中心研究和技术指南或共识的编写:通过多中心研究和技术指南或共识的编写推动病理学科各领域的发展与进步;提升我国病理学研究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总结·展望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病理学专委会2024年学术年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过去一年工作成果的全面总结与展示;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有力推动。专委会将继续秉承服务基层、培养人才的宗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务实的态度投入到未来的工作中去。我们相信: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病理学专委会一定能够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和突破;为我国病理学科的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同时我们也期待在未来能够看到更多创新成果的涌现和优秀人才的涌现;共同推动我国病理学科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