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名专家,两年心血,《中华影像鉴别诊断学丛书·中华临床影像征象库》正式发布!
2024-11-18 13:32:25 来源: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 阅读:16次
放射学的发展之路,凝聚着几代人的不懈追求与无私奉献,以智慧与经验书写着崭新的篇章。2024年11月15日,由近千名影像学专家历时两年时间倾情奉献的影像医学权威巨著《中华影像鉴别诊断学丛书·中华临床影像征象库》在中华医学会第31次放射学学术大会开幕式上隆重发布了!
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萧毅教授和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王培军教授的主持下,人民卫生出版社副总编辑杨晋、原总编辑杜贤;编写顾问代表:周康荣教授,郭启勇教授,冯晓源教授,金征宇教授;编写团队代表:总主编刘士远教授,副总主编:陈敏教授、王振常院士、梁长虹教授、卢光明教授、王培军教授、洪楠教授、宋彬教授、张惠茅教授,共同启动新书发布,来自全国各地和海外的放射学领域专家、学者及行业精英们共同见证了这一荣耀时刻。
随后的新书分册发布会由本系列丛书消化分册主编严福华教授主持。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本系列丛书总主编刘士远教授在发言中表示,《中华影像鉴别诊断学丛书·中华临床影像征象库》的出版,凝聚了全国专家的智慧,精准回应了临床影像实践的需求。目前,基层和一线医生普遍面临诊断思路不清、鉴别方向不明的困境,尤其是年轻医生在面对临床发现时,不知如何寻找诊断依据或撰写报告。市面上的疾病目录式专著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基于此,我们启动了编写工作,历时一年半,由全国1000多位专家共同完成了这套分为9册的丛书。希望它能为基层和年轻医生提供清晰指引,为医学影像诊断贡献力量。”
人民卫生出版社副总编辑杨晋先生对新书的发布表示祝贺,并对全体编者表示衷心的感谢。他在致辞中表示,丛书通过“逆向”的编写思路契合了影像科医师实际需求。书籍与征象库同步建设、有机结合,利用我国大型三甲医院丰富的病例资源优势和专家资源优势,为基层影像医师随时随地获取优质医学影像资源提供了可能。纸数融合是医学出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具体表现,体现了理论总结、思路梳理与临床阅片场景再现的有机结合,对出版的创新与发展起到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随后,刘士远总编和杨晋副总编辑带领九本分册的主编:伍建林教授、萧毅教授、马林教授、朱文珍教授、鲜军舫教授、陶晓峰教授、郑敏文教授、赵世华教授、严福华教授、赵心明教授、居胜红教授、袁慧书教授、彭卫军教授、邵建波教授、李欣教授共同启动了丛书分册发布仪式。
发布仪式后的赠书仪式环节,刘士远总编、杨晋副总编辑及各分册主编共同向18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放射学领域同仁赠书。
《中华影像鉴别诊断学丛书·
中华临床影像征象库》
总主编 刘士远
影像技术发展百年,医学影像诊断在临床疾病的诊断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人民卫生出版社联合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启动了“中华影像鉴别诊断学丛书·中华临床影像征象库”的编写工作。历时2年,在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刘士远教授的带领下,与近千位专家的共同努力下,9个分册、9个征象库分库终于问世!
本系列丛书独辟蹊径,以临床常见的影像学基本病变与征象为核心,颠覆传统以疾病划分的编写模式,采用“逆向思维”对接临床“正向诊断”路径,实现了编写理念上的重大革新。同时,精心构建中华临床影像征象库,集纳全国165家顶尖三甲医院的宝贵病例,通过“情景再现”方式,由权威专家深度剖析,直观展现影像诊断精髓。这不仅解决了医学影像从业者实践经验不足的难题,还极大促进了高端医疗影像资源的普及与共享。纸质书籍与数字征象库紧密融合,实现“目录对应、内容交融、载体互补”,构建从征象识别到诊断思路,再到疾病鉴别的全方位知识体系闭环。
这部兼具深度与广度的精品力作不仅是对医学影像领域知识传承与创新的深刻体现,更是推动我国医学影像事业迈向更高水平、惠及更多人民生命健康的有力见证。它标志着我国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提供了更加精准、高效的医疗手段,是医学影像领域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