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之言】胡盛寿:我国缺乏以临床为导向的创新性转化医学研究
2014-05-28 07:01:44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阅读:146次
胡盛寿 院士
“我国医疗规模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但临床医学研究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中国循环杂志》主编、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以下简称“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在“发现最佳医疗实践——21世纪医院院长峰会·2014”上表示。
胡盛寿指出,目前临床医学研究规模和数目均严重不足,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我国临床研究数量仅占全球数目的2.9%,为美国的6.4%。
但与临床医学研究式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医疗规模的超大。“以阜外医院为例,单从医疗规模上讲,一年做一万二千例心脏手术,三万五千例介入治疗。这绝对是全世界没有哪家医院可以比的。”他说。
反思临床研究与国际水平的落差,胡盛寿认为,主要是由于缺乏以临床为导向的创新性转化医学研究,同时存在整体医疗资源不足、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医疗实践活动中的极其不规范等因素,这些都影响了临床医学研究的健康发展。
他指出,在目前医改潮流中,大型综合医院如何定位是首当其冲要思考的问题。我国相关医改文件中对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定位非常明确,就是要建立中央和省市级医学研究中心,搭建高水平的临床研究平台。
胡盛寿认为,科研型医院要以转化医学为目标,寻找临床证据,为指南的制定提供依据,为国家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为了更科学地构建医学研究中心,阜外医院也做了很多探索。“把过去的小规模整合成了一些重点的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形成了在科研和临床相辅相成这样一个基本的工作关系。”他说。
他介绍,阜外医院实行了“双轨制”。即医院领导下的医疗工作病房主任负责制和学科发展中心主任负责制。病房主任作为病房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中心主任是学术带头人和学科发展的第一责任人,承担学科发展主导权。
“培养‘两栖’人才也很重要,”他认为,老大夫不一定是好的学科带头人。在过去几年当中,阜外医院培养了一批小于45岁的人才队伍,特点是临床水平高,学科研究也有一定的功底,培养作为将来的带头人。同时也将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引进一些人才。
“虽然,目前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三个牌子已经‘落户’北京阜外医院,应该讲任务蛮艰巨。把握好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可以说,任重而道不远。”他总结说。
来源:改编自《健康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