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EngMedicine 创刊词 | 滕皋军院士:打造医工交叉新生态!

2024-05-07 15:52:02 来源:EngMedicine 医工交叉 阅读:96次

导读    

医学,这门关乎人类生命与健康的科学,其进步并非孤立。相反,它依赖于工程学、物理学、化学、信息学等多领域的共同助力。工程学的每一次进步,都在为医学打开新的大门,带来更加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手段。

然而,尽管医学与工程学之间的合作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二者的融合之路仍然充满了挑战与未知。医学教育体系中的工程知识短缺、医生与工程师之间的合作障碍,都是摆在面前的难题。

为了填补这一空白,为了促进医学与工程学的融合发展,EngMedicine 应运而生。这份新创办的期刊,不仅是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更是一个梦想起航的港湾。它汇聚了医学与工程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展现了二者的完美融合。

让我们一起,跟随 EngMedicine 的脚步,探索医学与工程学的无限可能,共同迎接一个更加健康、美好的未来!

众所周知,医疗领域的复杂问题往往难以通过单一学科独立解决,因此,未来的医学发展必将依赖于众多相关学科的科技进步来共同推动。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工程学在这些相关学科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其贡献不容忽视。

回顾医学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工程和技术的重大发现和进步始终是推动医学进步的重要动力。例如,放射成像技术、心电图、内窥镜以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等,都是工程和医学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典型代表。如今医院中广泛使用的各种设备和设施,也大多源于工程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在放射学领域,其创新历程更是深刻展示了工程技术与医学之间的紧密联系。

在伦琴于1895年发现X射线之后的短短几个月内,X光机就迅速被应用于胸部透视和骨骼放射成像的临床实践之中。随后,在1963年,得益于Allan M. Cormack提出的成像重建数学模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应运而生。到了1972年,Godfrey N. Hounsfield提出了计算机化横轴扫描的方法,进一步推动了这一领域的发展。在1973年,Paul C. Lauterbur成功获取了全球第一张磁共振成像图像。随后,Peter Mansfield于1977年获得了第一张人体磁共振成像图像。这些里程碑式的成就,离不开一系列物理学领域的重大发现和技术上的持续革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Edward Mills Purcell和Felix Bloch也分别在1946年通过他们的开创性研究,为核磁共振在物质分析领域的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个领域里,还有许多同样引人入胜的故事。放射治疗的发展,离不开杰出工程师和物理学家Marie Curie的开创性研究。而我们对DNA结构的深入认识,则要归功于化学家Franklin、生物学家Watson、物理学家Crick以及Wilkins等先驱的共同努力。同样,作为生物学领域的重要工具,冷冻电子显微镜的发展也受到了物理学和材料科学的推动。

自21世纪初以来,物理学、化学、信息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的重大突破,为医学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巨大潜力。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进步,正引领我们迈向一个充满希望的不断发展的医学新世界。

毫无疑问,当今,医生、工程师和科学家之间紧密和深入的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然而,关于这些合作的途径规划却仍显模糊。全球各地的医学教育系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中,美国的医学教育体系独树一帜,学生一毕业即开始实践。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从2010年至2019年,美国医学院的工程学新生比例仅为3.69-5.20%。为了弥补医学教育和培训中工程知识的不足,全球众多大学纷纷推出了跨学科课程和综合性的医学课程。除了医学院或大学的综合医学和工程课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促进医生和工程师的合作来推动医学科学的创新。而这,则需要诸如综合期刊等平台作为支撑和媒介。许多期刊在生物工程、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具有很高的声誉。然而,我们认为仍然需要更多的此类综合期刊,尤其是需要专注于转化医学和工程技术的期刊,来将工程和医学结合起来。为了弥补这一领域未被满足的需求,EngMedicine 正式创刊。

EngMedicine 由东南大学和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共同主办。东南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13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百分之一,其中工程学位居全球第16位。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其影像诊断、介入治疗和重症医学的诊疗水平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EngMedicine 创刊封面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达芬奇的名作《维特鲁威人》。这一设计不仅向达芬奇在医学解剖、工程、数学、艺术等跨学科领域的卓越探索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时也生动展示了本期刊专注于医工交叉领域的独特视角。我们致力于将 EngMedicine 打造成为工程师与医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汇集并展示医工交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通过我们的期刊出版工作,进一步提升该领域的可见度和影响力。

 

 总结与展望    

放眼未来,EngMedicine 将积极汇聚并展示医工交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全球的医学工作者和工程师提供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我们相信,通过 EngMedicine 的努力,医工交叉领域的研究将得到更多关注和支持,为解决复杂医学科学问题提供更多的创新思路和解决方案。

在这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让我们携手共进,推动医学与工程学的深度融合,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EngMedicine 愿与广大医学工作者和工程师一道,共同打造医工交叉领域的新生态!

长按二维码看全文

 

全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950489924000022

DOI:  https://doi.org/10.1016/j.engmed.2024.100002

创刊主编

 

[[[expert-person]]]

滕皋军,医学影像与介入放射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任医师、教授。东南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部主任,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兼介入治疗中心主任。EngMedicine 创刊主编,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CCI)会长,国际介入与多学科治疗肿瘤学会(ISMIO)创始主席,国家产教融合介入医学工程创新平台负责人。

 

关于我们

 

EngMedicine 是一本国际同行评议、开放获取、跨学科期刊(ISSN 2950-4899),免版面费发表,并提供免费英语润色服务。期刊涵盖医工交叉领域的各个研究方向,旨在激励医学工程师帮助人类加深对疾病的理解,进一步探索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或监测的有效途径。期刊致力于成为临床医生、医学工程师和研究人员之间的桥梁,为医工交叉领域的重大研究成果和权威综述提供一个高质量的发表共享平台。

官方网站: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engmedicine

期刊投稿:

https://www2.cloud.editorialmanager.com/engmed/default2.aspx

创刊主编: 

滕皋军(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

执行编辑: 

祁小龙(国家高层次人才、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助理)

联系合作: 

engmedicine@se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