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会议报道 | 主旨报告——“第十六届围产医学新进展学术交流大会”

2024-05-26 09:16:37 来源: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阅读:98次

会议官网第十六届围产医学新进展学术交流大会 时间:2024/05/24~05/26 地点:银川国际交流中心酒店 进入会议

2024年5月25日,“第十六届围产医学新进展学术交流大会”在银川顺利开幕。开幕式结束后,大会随即进入了主旨报告环节,报告内容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引发了现场观众的浓厚兴趣。

 

主旨演讲

 

上午第一时段由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儿医院张元珍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曹云教授担任主持人。

 

 

[[[expert-person="aT23UGnvtuDib_xHaRJE_jTA_d_d"]]]

杨慧霞

产科高质量发展的机遇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总编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生殖医学中心杨慧霞教授从我国孕产妇死亡率的快速显著降低入手,展现了我国围产医学的进步,以及围产医学同道所作的努力,如制订产后出血等一系列指南并不断修订、推广,且重视提高指南质量。目前更多关注单细胞转录组等新技术的应用,以及疾病的预防与筛查。杨教授最后强调,要建立完整的转诊体系及密切的多学科合作,积极转变从治疗到预防的医疗模式,最终实现“大医治未病”。

 

 

[[[expert-person="QeuFvPN5hIzh7P_jgNlvHFw_d_d"]]]

封志纯

生存极限早产儿救治痛点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副总编辑、解放军总医院儿科医学部封志纯教授从基础医疗、危重救治、科学研究和高质(量)技术四个板块讲授了胎龄处于人类生存极限边缘的早产儿救治中存在的焦点及争议。他分享了部分发达国家及我国不同胎龄EPI的存活情况,以及我国一批高质量NICU的救治经验及远期预后,并针对最痛的痛点——神经发育,提出了具体措施。封教授最后高屋建瓴地提出,宏观上围产医学需要系统推进,微观上需要技术进步。

 

 

[[[expert-person="QRXFVToABbjtSdW_xVnkANw_d_d"]]]

胡娅莉

《早产临床防治指南(2024)》更新要点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副总编辑、南京鼓楼医院胡娅莉教授基于“早产临床防治指南(2024)”的推荐意见,对其中宫颈环扎预防早产、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早产、早产宫缩抑制剂的治疗、硫酸镁保护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糖皮质激素促肺成熟、早产分娩延迟结扎脐带等重要问题及更新点进行了解读,并对相关最新研究证据进行分析。

 

 

[[[expert-person="hc8Qo3iD5zvmDPxFZOfiHw_d_d"]]]

赵方庆

数据与智能驱动的学科交叉助力

肠道菌群与母婴健康研究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赵方庆教授在题为“数据与智能驱动的学科交叉助力肠道菌群与母婴健康研究”,对基础及动物研究中包括单细胞及空间组学技术等技术及方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重点讲授了关于菌群与宿主互作的因果关系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分享了本团队的研究成果,内容令人耳目一新。

 

 

 

上午第二时段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张卫社教授和深圳市人民医院余章斌教授担任主持人。

 

 

[[[expert-person="p9v_xw9xzVfljSCDy3x2b2w_d_d"]]]

夏君

循证决策中的陷阱与误区

 

 

 

宁波诺丁汉大学GRADE中心夏君教授首先以“有早产风险的母亲应该给予产前类固醇吗?”这个临床问题出发,阐明了针对有效性的证据强度“金字塔”中RCT及系统评价的重要性,并由此引出第2个临床问题“急性心肌梗死应该静脉注射镁吗?”提示我们系统评价和RCT的meta分析中研究识别和选择的过程等问题。最后她简单介绍了批判性评估(Critical Appraisal)及针对系统评价10个引导性问题。

 

 

[[[expert-person="bDGIBtITYmnUO_xkM6HHROA_d_d"]]]

漆洪波

妊娠期药物研究的局限性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编委、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漆洪波教授从现状、历史回顾、妊娠期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变化(包括阿司匹林、二甲双胍等)、妊娠期药物临床试验的局限性、上市后妊娠期药物研究的局限性、国外实施性妊娠期药物研究的机构及探索(包括胎盘药理、妊娠期药物暴露登记平台等)等七个方面广泛地介绍了相关内容。

 

 

 

侯新琳

早产儿神经发育的纵向随访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宁夏妇女儿童医院侯新琳教授首先提到,目前极早产儿存活率逐年提高,尤其需要重点关注早产儿的神经发育。其次,侯教授对于早产儿的神经发育迟缓的的常见和可能原因及其评价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她强调对于早产儿神经发育的管理需要长期纵向随访,尽可能实现关口前移;不同时间段(发育里程碑)有不同的要求;建立个体化的评估和管理等。

 

 

 

下午第一时段由山西省妇幼保健院杜秀萍教授和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阴怀清教授担任主持人。

 

 

[[[expert-person="FxthLzva2tnphcjCuIbBOg_d_d"]]]

陈叙

肥胖/超重女性妊娠期管理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编委、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陈叙教授首先通过几项高质量研究介绍了女性孕前超重/肥胖/孕期增重可导致孕期风险增加,然后基于相关指南分享了女性孕期的管理,包括孕期的能量建议、营养(和特殊)营养建议,以及肥胖人群的孕前和孕期管理,还详细说明了我国相关指南对于孕期女性的营养管理要求和细节。陈教授最后强调,肥胖/超重女性妊娠期管理任重道远,吾辈当努力。

 

 

[[[expert-person="xy8OuW3f_xIBOLOjpeqrRhQ_d_d"]]]

邱银萍

新生儿复苏:黄金一分钟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编委、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邱银萍教授从新生儿复苏流程图入手作了题为“新生儿复苏黄金一分钟”的精彩讲座,具体讲授了四方面内容——正常新生儿呼吸建立的时间(生后即刻快速评估目的)、帮助新生儿保暖的方法(EENC)、无呼吸新生儿何时断脐以及如何有效正压通气。最后,邱教授基于第三届广东省新生儿复苏技能竞赛决赛中各参赛队在生后黄金一分钟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新生儿复苏培训和实施过程中需要改进之处。

 

 

[[[expert-person="3je_jY4AJoUNO_xq8l6OISnA_d_d"]]]

李笑天

专病数据库建设和应用——临床医生的视角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副总编辑、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李笑天教授从临床医生的视角介绍了专病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首先基于医院数据系统和传统数据中心介绍了专病数据库的概念和背景;其次是专病数据库的建设;再次是评价,包括稳健性、可靠性、数据质量及其关联性、可及性;最后介绍了专病数据库在不同研究如实用性研究和精准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expert-person="UtaLU0jxPqqc6uKVIr_j_x_xg_d_d"]]]

曹云

极/超早产儿救治预后现状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编委、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曹云教授首先明确了早产的相关定义;然后通过文献数据呈现了高收入国家和我国的早产儿救治现状及目标;还基于中国新生儿协作网(CHNN)的建设及数据分析结果展示了国内的相关数据,并提出了救治目标与思考,强调要加强产儿密切合作、重视复苏及管理、提高存活率、降低严重疾病发生率、关注近期和远期预后并重视随访和早期干预。对于早产儿救治,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下午第二时段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刘彩霞教授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于永慧教授担任主持人。

 

 

[[[expert-person="QLHsocuJqtQiK997olKXJQ_d_d"]]]

陈敦金

剖宫产术-再谈复杂性剖宫产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编委、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陈敦金教授首先介绍复杂剖宫产术的定义及特殊性要求如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肺动脉高压、盆腔腹腔手术后盆腔粘连、胎盘植入性疾病等;其次,介绍了复杂剖宫产的处置策略,包括筛查孕产妇死亡的高危因素、医院是否有资源处理及转运条件等;最后,他强调了日常模拟演练的重要性。

 

 

[[[expert-person="QTOfapua5hUr1Mp5EF3jWA_d_d"]]]

余章斌

临床研究方法学在围产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深圳市人民医院余章斌教授认为,开展研究前需要评价自己的研究项目,同时余教授总结并分享了本团队多年的临床研究的经验,并认为在临床研究中有以下四个重点:(1)系统评价:临床研究的基本功;(2)研究计划书:以终为始;(3)建立专病数据库:进行基线调查、开展质量改进;(4)临床研究的闭环管理:循序渐进的做一个临床研究项目。

 

 

[[[expert-person="RCwOOsaahEwWWwUDMoPz5w_d_d"]]]

张军

新产程管理与母婴安全的循证证据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张军教授讲课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第一,新旧产程理念的差别:包括产程管理理念的变迁过程、各国指南修订及产程时限的比较;第二,对第二产程的影响:张教授对于2023年发表的一项系统综述及meta分析中重要结果及研究不足进行分析;第三,对全产程的影响:他介绍了本团队发表的系统综述及meta分析及挪威的RCT的研究结果及结论。

 

 

[[[expert-person="v8ccBFdltnWpAzkhrJiI3g_d_d"]]]

武辉

叙事医学之围产篇:初来人间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武辉教授首先介绍了叙事医学的概念,并从此角度分析新生儿医患纠纷问题;其次,重点介绍了叙事医学关注的范畴三个焦点包括关联性、共情、情感,以及三个要素包括关注、再现、归属;再次,提到了对于叙事闭锁,叙事调节的几种方式;最后,强调了人文关怀和叙事照护的重要性。

 

 

 

汪晖

孕期使用抗菌药对子代发育编程及

疾病易感性的影响

 

 

 

武汉大学汪晖教授认为,孕期使用抗菌药具有“双刃剑”效应,有效治疗母体或胎儿疾病的同时,诱导子代低出生体重、多器官发育编程及成年期多疾病易感;抗菌药的发育毒性具有“多途径、多器官、多靶点”效应及明显的性别差异,其发生机制与宫内氧化应激失衡诱导多细胞功能损伤、表观遗传修饰异常诱导多器官发育编程有关;抗菌药可能导致子代出生后多疾病易感及明显的性别差异,且作用途径多样,发生机制主要与疾病相关基因表观遗传编程改变有关。

 

 

[[[expert-person="KOBrEd1UltJYRsV62bUSiw_d_d"]]]

于永慧

真实世界研究中国超早产儿的生存极限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于永慧教授,首先提到了针对国内超早儿救治中的“痛点”包括非医疗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及缺乏国内大样本真实世界数据等,建立了中国北方新生儿协作网及基于此的真实世界数据研究;其次,据此总结了真实世界研究超早产儿生存极限“难点”;最后,于教授分享了多年临床经验及研究建议,认为非医疗因素在超早产儿的救治中发挥重要作用、临床工作中难点与痛点为临床研究的创新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