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出肺结节怎么办?——科学认识肺结节
作者: 谢敏
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摘要

     75岁的李爹爹咳嗽伴气喘1个月,肺部CT显示,左下肺有一个4.2×3.8厘米的肿块,纵膈淋巴结肿大,双侧胸腔积液。经多学科专家诊断肺癌淋巴管转移可能性大,及时入院进行诊疗。

      70岁的张婆婆咳嗽发热,肺部CT显示,左肺上叶有一个2.0×1.7厘米的结节,纵膈淋巴结增多。呼吸科专家在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为婆婆取得了病灶组织,无伤口无疤痕,病理结果提示纤维组织增生及慢性炎症改变。经过抗感染治疗后,定期随访肺部CT,结节缩小了。

同样是肺结节,为什么有好有坏呢?

一、   肺结节很常见

肺结节,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征象,指肺部影像学表现为直径3厘米以内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部分实性或者磨玻璃的肺部阴影,可单发或多发的。通常在患者进行肺部CT检查时偶然发现,比例达20~50%。

大部分的肺结节都是良性的,包括错构瘤、肉芽肿、类风湿结节、动静脉畸形、感染性病灶、肺内淋巴结、淀粉样变等等。只有少部分结节是恶性的。

一般来说,绝大多数的良性结节无需手术治疗,恶性肿瘤也要评估是否适合手术治疗。

二、    肺结节的“好与坏”

结节的好坏,可以根据结节的大小、形态、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等进行判断。一般来说结节越大、长相越怪异,恶性可能越大!

1、肺结节大小

直径在5~6毫米以内的结节,暂无需特殊处理,定期1年复查肺部CT就可以。5~6毫米以上的肺结节需要根据高危因素、结节特征和生长速度,进一步诊疗,或者定期随访,求助专业医生来帮助判断。

2、肺结节的形态

(1)恶性结节:

“分叶征”结节边缘不光滑、呈分叶状;

“毛刺征”结节边缘呈短毛刺状,放射分布;

“胸膜凹陷征”结节和胸膜之间出现三角形,尖端指向结节,底边在胸膜;

此外,肺结节出现血管穿行、小空泡影,需要警惕恶性可能;当结节合并囊性病变时,需要警惕囊性肺癌等少见的肺癌类型。

(2)良性结节:

层状、点状、爆米花样钙化是良性钙化;

临近叶间裂的光滑、边界清楚的结节可能是肺内淋巴结;

结节内出现脂肪密度提示错构瘤可能;

结节内看到血管进入和流出提示可能存在动静脉畸形。

三、    肺结节的CT检查怎么选

1.    低剂量CT适合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

2.    高分辨率CT可以用于肺结节的定期监测,特别是针对结节在5~6毫米以下的患者。

3.    增强CT是针对肺结节中有血管穿行,需要判断结节和血管的关系,以及对需要做穿刺活检的患者规划穿刺路径。

4.    PET-CT用于评估结节的代谢活跃度,帮助医生判断结节良恶性。

四、    肺癌高危因素

年龄45~70岁且有以下一项肺癌高危因素,吸烟史(30包/年;如已戒烟,戒烟时间<15年)、职业致癌物质暴露(如石棉、电离辐射、二氧化硅等)、个人肿瘤史、直系亲属肺癌家族史、慢性肺部疾病史(如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结核或肺纤维化)、有长期二手烟或环境油烟吸入史等。

存在以上高危因素的朋友要警惕肺癌发生的风险,推荐参加低剂量CT的筛查,早诊断早治疗。


关键词: 肺结节;肺癌
来源:第十六届中国健康服务业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健康管理学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