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例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的临床分析
作者: 王志明
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摘要

总结分析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 - 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7例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17例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7例,年龄为11- 66岁(中位年龄为47岁),其中11-16岁患者4人;有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1人,其余均无肝病背景。临床主要表现为腹部包块,可伴有腹痛、腹胀;诊断时肿瘤平均直径为14.9cm(6.5-40cm)。17例患者中,有15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8例单纯手术治疗,1例接受手术+肝脏介入栓塞化疗,2例接受手术+化疗治疗,4例接受手术+肝脏介入栓塞化疗+化疗;另外2例仅接受肝脏介入栓塞化疗。化疗方案包括VAC(长春新碱+阿霉素+环磷酰胺)方案、异环磷酰胺+顺铂+阿霉素方案及阿霉素单药方案。17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1个月(1-60)个月,失访2例;随访的病例中,1年总体生存率为42.9%(6/14),2年总体生存率为28.6%(4/14),生存超过3年的仅2例。6例术后(其中2例加介入栓塞化疗)联合化疗的患者中,1例至随访7个月时尚未复发,2例出现疾病进展,3例获得疾病缓解;1例接受异环磷酰胺+顺铂+阿霉素方案,该例为肿瘤切除术后出现肺转移的患者,接受化疗4周期后疗效评估为完全缓解,2年后再次出现肺转移,行手术切除,随访至5年时无病存活。6例联合化疗的患者均出现4级骨髓抑制。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是一种罕见肿瘤,发病时肝内病灶大、术后复发转移率高,以手术为主联合介入、化疗的综合治疗可能提高患者生存率,但总体预后很差。
关键词: 肝肿瘤;未分化胚胎性肉瘤;治疗;预后
来源:2019中国肿瘤学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