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22年黑龙江省HIV/AIDS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 张晓琳
单位: 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摘要

     为了解黑龙江省近10年HIV/AIDS流行特征,为黑龙江省艾滋病防控提供针对性建议,特别对黑龙江省2013-2022年HIV/AIDS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 2013-2022年黑龙江省报告的HIV/AIDS 病例数据资料。按照“现住详细地址”筛选下载黑龙江省报告日期为2013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的AIDS/HIV病例信息,人口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采用Excel 2010和SPSS 22.0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2013-2022年黑龙江省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62/10万,以2017年最高,为5.36/10万,以2013年最低,为2.93。各地市均有病例报告,13个地市的报告发现率介于1.88/10万-8.37/10万之间,以哈尔滨市最高,为8.37/10万。男女病例比例约为12:1。经性途径传播占比最高,其中男男同性性接触传播占72.04%;15-24岁人群的报告发现率历年最高,2018年最高为10.57/10万,50岁人群的报告发现率从2013年的1.24/10万上升至2019年的3.03/10万;未婚、文化程度低以及家政、家务及待业的病例占比最高;检测咨询检出占比最高为51.77%,其他就诊检测检、术前检测检、性病门诊检测,在2018年、2019年占比增幅较大。(p<0.01)


   

        黑龙江省HIV/AIDS病例报告数呈上升后缓慢而后下降的趋势;性途径持续为主要传播途径,且以男男同性为主;50岁及以上人群报告发现率逐年增加;性病门诊以及其他就诊者筛查阳性病例逐年增多;晚发现比例呈逐年增高趋势;建议强化性途径传播防治的工作重点;依托社会组织积极开展男男人群内部干预动员;建议关注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对其感染增加的原因开展调查;利用线上、线下融媒体平台,开展社会性全员“知艾防艾”动员工作;在VCT工作基础上,不断推进医疗机构扩大HIV检测,以深入挖掘潜在感染者,减少晚发比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关键词: 艾滋病 流行特征 监测
来源:第九届全国艾滋病学术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