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地区常见鱼刺异物的MSCT实验研究
作者: 吴磊
单位: 浙江省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 CT(MSCT)平扫对浙江地区常用8种食用鱼类食管鱼刺异物的检出率及不同鱼类鱼刺异物特点。

方法:鱼刺组:步骤一:鱼刺准备:取浙江地区常见食用鱼类八种包括(鲈鱼、包头鱼、黑鱼、鲫鱼、带鱼、扁鲳鱼、汪刺鱼和龙头鱼)经煮熟后取不同解剖部位的鱼刺各 20 根(共 160 根)。二:鱼刺直径测量:取鱼刺尖部最细处至根部方向2厘米长度,使用千分尺分别测量鱼刺末梢、中段及根部直径,鱼刺呈扁平形状的测量最长宽径,取平均值。三:将猪食管纵形剖开,按鱼种类将鱼刺分别置入猪食管中,用直尺测量每根鱼刺距食管上口距离,合上食管。四:行 MSCT 平扫(数据经1.25mm 薄层重建处理),检测每根显示鱼刺的CT值,统计显示鱼刺数目,计算鱼刺检出率。重建方法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所得图像由两名放射科中级以上职称放射诊断医生进行阅片,取得一致意见后进行统计。对照组:将未插入鱼刺的猪食管行MSCT平扫。

结果:8类鱼鱼刺直径在在0.101-0.942mm之间,MSCT 平扫轴位图像结合后处理技术对7种鱼(包括鲈鱼、包头鱼、黑鱼、鲫鱼、带鱼、扁鲳鱼、汪刺鱼)各部位鱼刺均清晰显示,对鱼刺异物的总检出率为 87.5%。其中龙头鱼鱼刺检出率为0,剔除龙头鱼后,鱼刺异物总检出率为96.4%。每种鱼类鱼刺检出率为(鲈鱼、黑鱼、带鱼、汪刺鱼均为100%,扁鲳鱼为95%,包头鱼、鲫鱼为90%)。

结论:在浙江地区常用食用鱼鱼刺异物中,MSCT 常规平扫薄层重建轴位图像结合重建技术对食管不同鱼类鱼刺检出率不同,鲈鱼、黑鱼、带鱼、汪刺鱼检出率为100%,这四种鱼类CT值较高。扁鲳鱼、包头鱼、鲫鱼检出率略低,鱼刺CT值稍低,需要仔细观察仍能较为准确诊断。而龙头鱼CT值偏低,检出率为0,无法通过MSCT方式检测。除龙头鱼外,所测7种鱼类鱼刺直径与CT值呈正相关。

关键词: 多层螺旋 CT;食管异物;鱼刺;浙江地区
来源: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三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