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医咖秀/院士风采/
蒋建东
蒋建东 药物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任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药物所所长、药物研究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理系主任等、及【Acta Pharmaceutical Sinica B】主编(药学学报英文版)。从事新药研究,包括抗感染、抗癌、代谢性疾病等。突出贡献包括对三高治疗药物小檗碱及抗新冠药物阿兹夫定的研究。SCI论文300余篇;授权专利40余项,3项成果用于临床;主持或参与的研究获新药证书和临床批件7个。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香港“求是”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学者奖等多个奖项。以第一完成人201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奖项;牵头的抗感染团队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先进集体”称号,及国家基金委微生物药物的“创新群体”;2019年获得首都劳动奖章;2022年获得第九届“中国侨界贡献奖”科技创新类一等奖;2023年获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优秀主编。
查看详情
蒋建新
蒋建新 战伤救治前沿技术研究室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战创伤医学中心主任、重庆市英才计划-优秀科学家。主要从事战创伤领域高爆武器伤与创伤感染救治研究,建立现代爆炸性武器致伤理论,破解爆炸冲击波致伤机制与防护难题,系统建立爆炸伤诊治技术体系;提出创伤感染“病原菌免疫逃逸”、“创伤增敏”、“分子遗传学易感”新机制;建立创伤感染诊治新技术,实现创伤感染的预警识别与精准防治。在Sci Transl Med、Nat Microbiol、Ann Surg等发表论文403篇,获11项发明专利,成果写入6项国家军用标准,主编7部专著。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吴阶平医学创新奖、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重庆市杰出英才奖等。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曾担任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全军战创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交通医学学会东亚地区主席、亚洲创伤学会秘书长等学术职务。现为中国医促会创伤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总主编等。当选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查看详情
郎景和
郎景和 妇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中国工程院院士 ,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名誉主任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妇产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会长《中华妇产科杂志》总编辑世界华人妇产科医师协会会长,欧亚科学院院士亚太地区妇科内镜协会(APAGE)主席(2015-今)欧洲妇科内镜协会(EAGE)常务理事(2016-今)美国妇科腹腔镜医师协会(AAGL)常务理事(2017-今)美国妇产科学院(ACOG)荣誉院士英国皇家妇产科学院(RCOG)荣誉院士法国国家妇产科学院(CNGOF)荣誉院士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卫生部、教育部、中华科技进步奖、华夏奖及北京科技奖等12项,并荣获2004年度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5年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高校教学名师及北京协和医学院杰出终身教授荣誉称号
查看详情
黎介寿
黎介寿 普外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黎介寿(1924.10.11- )普通外科专家,医学教育家。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人。1949年毕业于国立中正医学院,获学士学位。现任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南京大学临床学院副院长、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所长、国家军队江苏省重点学科(实验室)负责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解放军医学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外科学会会员等。长期致力于肠功能障碍的研究,尤其对肠外瘘、小肠移植、临床营养支持治疗、短肠综合症、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研究与损伤维护、损伤控制性外科概念的研究与推广等方面有丰富治疗经验与卓越效果。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担任13卷巨著《手术学全集》总主编,主编《肠外瘘》、《临床肠外及肠内营养支持》、《围手术期处理》等专著10部。以第一完成人,获全国科技大会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军队及省部级医、教、研成果一等奖8项。荣获“何梁何利奖励基金”医学与药学奖、中国医师奖、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等称号10余次。2009年胡锦涛主席签署命令为黎介寿院士记一等功。领导的团队,2011年被南京军区授予“科技创新模范医疗科室”荣誉称号、2012年被中央军委四总部授予“全军科技创新群体”。2013年获“江苏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2014年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命名192178号小行星为“黎介寿星”。1996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详情
李大鹏
李大鹏
浙江中医药大学
李大鹏(1950.1.17—),中药制药学研究员、专家。生于浙江温州永嘉县。1977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药学系(现复旦大学药学院)。现任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康莱特集团总工程师等职务。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国中药协会副会长、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俄罗斯联邦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和俄罗斯联邦医学技术科学院外籍院士。
查看详情
李兰娟
李兰娟 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浙江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传染病重症诊治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内科学(传染病)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主编出版了我国首部《人工肝脏》、《感染微生态学》和教育部规划教材《传染病学》等专著,论文在Nature、Lancet、NEJM、CELL、Engineering 等国内外优秀期刊上发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还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赤道几内亚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浙江省科技大奖、光华工程科技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和“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查看详情
李松
李松 生物医学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查看详情
李校堃
李校堃 校办
温州医科大学
李校堃,现任温州医科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微生物与生物技术药学专家。主要聚焦以生长因子为代表的蛋白质药物基础理论研究与新药研发,尤其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s)家族蛋白的功能、系统理论与新药研究。在国际上率先开发出多种促组织损伤与再生修复的一类新药和三类载药医疗器械,广泛应用于烧伤、难愈性溃疡、重大灾害性创伤和国防战伤救治;发现并系统阐明了FGFs家族蛋白与代谢疾病相关机制,提出“生长因子代谢轴”理论假说,为相关代谢疾病的诊治提供了新思路,为生长因子治疗代谢病的新药研发奠定了重要基础。在Nature, Cell Metab, Mol Cell, Circulation等发表论文200余篇。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自然一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光华工程科技奖和转化医学突出贡献奖等重要奖项。
查看详情
李兆申
李兆申 消化内科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
中国工程院院士,消化病学专家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内科学教研室主任,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全军消化内科研究所所长,全军消化内镜中心主任l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会长、胰腺病学专委会主委。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创新团队等课题 40 项。l 主要从事消化病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尤其擅长消化内镜的诊断与治疗、胰腺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应激性溃疡基础与临床研究,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消化顶级期刊 Gastroenterology 等杂志发表 SCI 论文 2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 18 项、实用新型专利 56 项,主编专著 47 部。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解放军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全军院校育才金奖,首届中国医师奖等奖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 项,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上海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查看详情
廖万清
廖万清 皮肤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廖万清(1938.11.11- )医学真菌病学专家、皮肤性病学专家,一级教授、文职特级、博士生导师、总后一代名师。出生于新加坡,祖籍广东梅县。1961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现任海军军医大学皮肤性病与真菌病研究所所长,长征医院皮肤性病与真菌病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医学真菌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医学真菌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华皮肤病与性病学会荣誉主任委员、军队医学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主任编委、世界临床药物杂志副主任编委、中国华夏奖理事会副理事长等。长期致力于军内外皮肤病、真菌病的防治研究。在我国首次发现了9种新的致病真菌及其引起的疾病类型,其中格特隐球菌ITS C型(S8012)引起脑膜炎并成功救治,该菌株被美国(ATCC56992)、比利时(IHEM4164)及荷兰(CBS7229)的菌株保藏中心永久保藏,并向全世界研究机构供应(295美元/株)。承担国家973、军队重大/重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405篇,主编《真菌病学》等专著9部。以第一完成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其它各类成果奖共24项,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2014获首届叶剑英奖。2015年获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分会终身成就奖。2016年获国家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7年获上海医学发展终身成就奖以及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分会卓越贡献奖。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详情
林东昕
林东昕 实验研究部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工程院
中国工程院院士,肿瘤遗传学及基因组学专家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l 中国病理生理学学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l 主要研究我国常见恶性肿瘤食管癌和胰腺癌等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及其遗传易感性。已在Nature、Nature Genetics和Cancer Cell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论文被引用2.3万余次,H-指数89。研究成果获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以及2011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查看详情
刘昌孝
刘昌孝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药物研究院
刘昌孝(1942.04.01- )药理学家,药代动力学家。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人。196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获学士学位。现任天津药物研究院释药技术与药代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昌孝同志是我国该交叉学科的带头人和开拓者之一,于1968年建立第一个药代实验室,1975年率先将该学科用于新药评价,1980年出版了第一本药代动力学专著。在已鉴定的药代程序中提出模型优化和数据批处理方案,使之应用遍及国内数百单位,被发表在国内外的4700多篇论文中采用或引用。致力新药研究,承担近40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百多个创新药物的药代研究。获得国家部省级成果奖34项次,另获国际奖5项。负责本院新药研究获17个新药证书,参与20多个新药证书项目的研究。发表论文340余篇,中英文专著17本。1992年获国务院津贴。曾评为全国、省市先进工作者,2000年获得香港紫荆花医学成就奖,2005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13年获得国际药代学会(ISSX)特别贡献奖。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详情